超导体的特征之一是迈斯纳效应,当超导体放置在磁铁上方时,它会悬浮起来。图片来源:《新科学家》网站7月22日,一个韩国研究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提交论文,声称合成了世界上第一种在室温和环境压力下完美导电的材料——LK-99。一石激起千层浪。
最近啊,"室温超导"又成为了"顶流"!因为,前段时间,韩国一个研究团队上传了两篇论文,宣称他们合成了一种常压下的室温超导材料,是世界上第一个室温超导体。他们称之为LK-99。这一重磅消息立刻在业内炸开了锅,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连日来,多国研究人员和专家对LK-99进行复现实验。
带着上述问题,腾讯新闻《一起来唠科》栏目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卡弗里理论科学研究所所长张富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向涛、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闻海虎、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王亚愚、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岚峰共话超导前沿议题、回应公众关切话题,直播有100多万观众观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璟瑄 记者 邱晨辉)“为什么我们生活中见不到超导材料?”在近日举行的2024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科普作家罗会仟发表了题为《室温超导,哪里去找?》的演讲。
韩国量子能源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发布论文说,他们研发的一种被命名为“LK-99”的材料具备超导性,超导临界温度在127摄氏度左右,而且在常压下就具备超导性。找到一种室温超导材料,一直是全球物理学家长久以来的梦想。
近日,“室温超导”一词刷屏。7月22日,韩国科研团队宣布成功合成首个室温(常温)常压超导体LK-99。8月1日,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称,其团队对韩国团队实验进行复现,可以实现“室温超导”,并计算机模拟,为韩国团队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如果论起2023年度受争议的科技热点,室温超导当属其一。去年,来自美国和韩国的两个科研团队,分别发表了关于室温超导的论文。他们的发现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特别是韩国研究团队公布的LK-99,引发了各国诸多科研机构的复现潮。
其若果真实现,对生产力的推动超级巨大——比如可大幅降低输电难度和成本;毕竟老读者都知道,云石君不是材料学专业人士,甚至都不是理工出身,你让我直接辨析真伪,我没这个本事——基本上大众媒体和自媒体,也不可能有谁能把这个玩意弄明白。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 | 北京报道今年以来,“室温超导”频繁登上热搜,从一个专业科学话题变为全民关注的公众话题,甚至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兴奋。作为2023年现象级科学热点,室温超导的“剧情”也确实精彩,其数度爆出震动全球的大新闻,但又数次被证明竟是乌龙闹剧。
为了使朋友们知道笔者说的赞评是哪篇文章,作者是谁,便于查阅都说些什么,特截屏文章标题作者及开篇。虽然这篇报导文章是去年发的,现在读来仍然有意义。笔者学习了此文之后,认为在当前复现研究LK-99“室温超导形势”下,该文对国内与国际,复现成功与失败,做了比较全面客观介绍和评论。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如果说2023科技领域能引发全球吃瓜的大事,室温超导应该榜上有名,2023室温超导这把火由美国科学家迪亚斯开启,一直“烧到”韩国,再到中国——历经业内科学家质疑、支持、复现,圈外人士围观,全球“吃瓜”……反转再反转,最后以《自然》宣布撤销迪亚斯论文暂告一段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