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潍坊至宿迁高速铁路及青岛连接线开工,通车后将惠及沿线3500万人北上京津冀 南下长三角12月30日上午,新建潍坊至宿迁高速铁路及青岛连接线建设动员会现场,挖掘机、渣土车等工程车辆一字排开,建设者们整齐列队、精神饱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发展潜力等方面优势,积极对接重大国家战略,主动融入京津冀,东进对接长三角,南下携手大湾区,加强与中部省份、沿黄省份及周边区域合作,在产业发展互融共促、资源能源协同利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公共卫生联防联控、教育医疗共建共享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行动方案(2025-2027年)》,深度对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不断塑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原标题:6大任务21项举措,山东出台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行动方案2月1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网发布《山东省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立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坚持
来源:【新黄河】新黄河记者:罗晓飞 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部署六项重点任务、21项措施,深度对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到2027年,
相关链接 山东发布行动方案,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为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对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不断塑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行动方案(2025-202
近日,为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对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不断塑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山东发布《山东省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行动方案(2025-2027年)》,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范佳2月17日,山东省政府网站发布《山东省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要求立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坚持全方位对接、多领域合作、深层次协同,聚力提升与京津冀、长三角协同发展能
今年召开的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大会提出,要以提升内外开放能级为支撑,加快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主动强化对内开放,向北对接京津冀,向东融入长三角,向南挺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向西联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新亚欧大陆桥。
4月10日,16届66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至2035年,全市综合立体交通网总规模约2.0万公里,其中轨道约2200公里,道路约1.5万公里,航道约1500公里,油气管道约840公里。
济南北接京津冀,南连长三角,是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引领山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的新征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支撑作用。
成渝地区如果能与沿海三大增长极连点成线,将形成一个占全国经济总量七成以上的巨大菱形空间,形成“北有京津冀,东有长三角,南有粤港澳,西有成渝”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只有按照“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产业梯度转移顺序,将沿海的制造业更多留在西部大后方,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跨越“胡焕庸线”,激活西部地区4亿人口的庞大内需市场,才能形成更高质量的内循环体系。
张志元(山东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山东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 山东区域经济学会会长) 深度对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是山东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的新定位、新期待和新任务,既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地理重组的重要论断,又
作者:张志元(资深教授 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山东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山东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 山东区域经济学会会长)当前,我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东部和南部地区发展迅速,而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和西北部分地区经济相对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