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18日,东北局和东北军区召开了首长联席会议,经过反复研究后联名致电军委,提出了先打长春的作战方案,毛主席接电颇为不悦,因为这有违之前关于“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指示精神,不过鉴于东北局对南下作战摆出了若干困难,四天后勉强予以批准。
这一次的故事,是一幕没有战争的历史,但我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希望你们记住这座城市的故事。---「长春」。三年前,这里还是日军统御下,伪满洲国的皇都。短短几年过去,1948年的长春,我们不再叫它皇都,我们可以叫他“难城”。长春,是卫立煌上任伊始,所下之最大棋眼。
——堵塞漏洞,严密封锁——在死亡线上挣 扎的饥民—— 国民党赶老百姓出城——林罗向毛泽东报告围城情况—— 杨滨反映百姓的惨状——林罗下令收容难民——死城长春——12万老百姓死亡的责任由谁来承担。围困长春的方针既已决定,1948年5月30日,东总向长春围城部队下达了严密封锁长春的命令。
刘志青1948年秋,解放军在东北战场完全占据主动地位,国民党军则收缩在沈阳、长春、锦州等几个城市,成为孤军。随着国共军事力量在东北的变化,决战是迟早的事。但是,如何彻底歼灭东北50多万国民党军,中共中央军委和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经历了艰难的战略决策过程。
封锁长春,攻心为上—— 国民党军的最后挣扎—— 曾泽生酝酿起义—— 蒋介石强迫长春守军突围——我方欢迎起义——60军长春起义成功——新 7军自找出路——郑洞国拒不投降—我军与新7军达成协议——新7军 放下武器——郑洞国向蒋介石诀别——萧劲光、萧华宴请郑洞国——长春 获得新生。
5月10日,“白山黑水 百年风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东北四市党报联动采访行动在长春解放纪念碑下启动后,记者专程来到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劝农山镇同心村李家屯,探访解放长春第一前线指挥所旧址,在这些历史“教科书”中,追忆那段红色岁月。
由于东北野战军已经攻克了四平,此时的长春是一座孤城,由国民党军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第1兵团司令官郑洞国指挥新编第7军、第60军及地方保安部队共约10万人驻守,企图牵制东北人民解放军主力,使其不能南下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