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抗战老照片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中国士兵身上斜跨着一条黑色的带状物体,既不像子弹带、又不像干粮带,我们一直以为是毛毯,然而,事实的真相却是这条带子并不是毛毯,看过下面的演示之后才明白我们自己被误解了几十年。
在抗战时期,机枪手为了保护自己的脖子免受枪托的伤害,通常会使用布垫进行防护。由于机枪是一种重型武器,射击时枪托会产生强烈的反冲力,特别是在连续长时间射击的情况下,机枪手的脖子会承受巨大的压力。为了减轻枪托对脖子的冲击,机枪手习惯在脖子上放置一个布垫,以减少冲击力对脖子造成的伤害。
零下四十度的温度下,还要连续潜伏几天几夜,为了不让敌军侦察机发现,哪怕双腿冻废,人被冻死也一动不动,在物资急缺时,一块冻土豆都能吃好多天,这是电影《长津湖》中的镜头,但真实的长津湖战役更加惨烈,那么最令人震惊的长津湖战役到底有多么残酷?
1 月 12 日,互联网社交网络上出现了一段视频,据称是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地区动员兵录制的。他们说:“我们没有拒绝服役,没有不执行战斗任务。我们只是拒绝去前线,傻傻地坐在战壕里,等待敌方迫击炮弹的到来。”
在二战期间的苏德战场上,虽然德军的装备比苏军领先,但面对苏联的冰天雪地,德军的棉衣、棉鞋等装备,还是不够用,这就使不少的德军士兵去捡苏联人的用。但除了这些重要装备外,德军士兵也喜欢搜集其他的苏联战利品。那下面就来带大伙了解一下,当时德军都喜欢哪些苏联的战利品。
一些资料说爸爸罗萨计划中的德军士兵因为长时间穿着肮脏的衣服,普遍感染了瘢疹等一些严重的皮肤病,有些军官被虱子折磨的发疯!那么在战场上作战的士兵是如何保持卫生呢?洗衣服的时间都没有吗?要知道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军动员了550万人,这550万套军装该如何清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