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乡日报】收过的麦田里没有了秸秆,秋苗长得更快更壮了。这些小麦秸秆去了哪里?我们可从养殖场或生物质发电厂找到答案。在延津县司寨乡大庞固村大地牧歌合作社,打捆机从院内散落的秸秆间匀速驶过,身后“吐”出一垛垛压实打捆的方块形秸秆。
央广网吉木萨尔7月28日消息(记者姜茸 通讯员叶永芳 张蓉) 近日,在新疆吉木萨尔县庆阳湖乡双河村麦田,几台新型的打包机正在将收割后的麦子秸秆就地“压缩打包”,只见一捆捆“麦秸包”整齐地罗列在金黄的土地上,随后由抓草机进行装车拉运,销售给当地企业和牧民。
央视网消息:眼下,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的60万亩小麦收割接近尾声,抢收小麦后秸秆打捆离田,把小麦秸秆“点草成金,变废为宝”,不但减轻了禁烧秸秆的环保压力,而且还构建起了一条农民增收的“绿色产业链”。在河南通许县邸阁乡牌路村村民陈玉祥麦田里,一台打捆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作业。
秸秆打捆机作业中。 吴潇 摄中新网河北新闻6月19日电 (徐巧明 赵端)6月18日,在河北省顺平县王各庄村的麦田里看到,打捆机来回穿梭,一茬茬秸秆不断被吸入机器中,最后打包成方形秸秆包,准备送往收储站点。据顺平县万源家庭农场秸秆收储站点负责人郑和平介绍,农场的1.
原标题:河北隆尧:变废为宝!小麦秸秆变身精美画作选材、裁剪、粘贴、熨烫……在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65岁的退休职工范彦峰正在制作麦秆画作品。麦秆画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和剪纸、布贴同属剪贴艺术。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26日电 (陈阳阳 朱霞)小麦丰收,麦浪滚滚。时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225团在做好小麦抢收的同时,大力推广小麦秸秆回收再利用,把回收的秸秆用于畜牧养殖、生物质发电等领域,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搂草机、秸秆打捆机穿梭在田间地头。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小麦收获后,秸秆怎么处理?以前大家都焚烧,如今禁止焚烧以后,秸秆还田成为了主流。近几年来,在不少小麦种植区,小麦收获以后,大家会看到,田间会出现很多圆形或者方形的东西,走进后才知道,原来是小麦秸秆。
扬子晚报网12月30日讯 (通讯员 阮培成 金艳君 冯兆宽 记者 王国柱)近日,投资5亿多元的江苏美标家居科技有限公司,在兴化市合陈镇界牌村破土动工,该公司建成投产达效后,全部用麦秸秆生产植物纤维板,该项目不仅能变废为宝,还大大减轻当地的“双禁”压力。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8日讯 粮食颗粒归仓之后,如何处理大量废弃的小麦秸秆,成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难点。山东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开发,让小麦秸秆变废为宝。成武县74万亩小麦收获后,产生废弃秸秆约15万吨。如今,这些秸秆送到电力公司后,经过生物质发电,转化成1亿3千多万度清洁电能。
中新网新疆新闻6月28日电(艾克热木 佐合热)随着冬小麦收割接近尾声,连日来,沙雅县各乡镇(管委会)抢收小麦后秸秆打捆离田,把小麦秸秆“点草成金,变废为宝”,不但减轻了禁烧秸秆的环保压力,还构建起了一条农民增收的“绿色产业。
新华社客户端南京6月12日电(记者朱程)随着夏收工作的持续推进,余下的秸秆该如何处理?近日记者在连云港灌南县看到,当地通过多种手段,将秸秆从生产废弃物变身为板材、食用菌加工等领域的新原料,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来源:【新乡日报】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书武 实习生 杜佳怡这两天,封丘县天壕新能源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壕公司)总经理张伟,看着一辆辆装载着小麦秸秆的车排着顺序进入厂区满意地笑了:“储备好原料,发电不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