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器型目前用途有两种说法,汲水器或者酿酒器。”渭南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副队长、渭南市博物馆考古部部长曾鑫表示。3月19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渭南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在临渭区进行田野文物普查时,在三张镇紫杨遗址(新石器时代)发现了一件仰韶文化时期的大型红陶尖底瓶。
3月17日,渭南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在临渭区进行田野文物普查时,发现三张镇紫杨新石器遗址下方一处断壁中夹有文物遗存,随后对土层中文物进行了采集。文物遗存在约10米高的土壁之上,采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普查队员一方面要考虑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要顾及文物的安全。
3月17日,渭南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在临渭区进行田野文物普查时,发现三张镇紫杨新石器遗址下方一处断壁中夹有文物遗存,随后对土层中文物进行了采集。因文物遗存在于约10米高的土壁之上,土塬壁下方是一条水泥路,这让采集工作陷入了短暂的停滞。
仰韶文化尖底瓶的形状与甲骨文“酉”字的字形高度相似。【前世】说起我退休的日子,粗略计算,已经是4000多年前的事情。我是一枚尖底瓶,来自仰韶文化晚期,这个名字是现在的主人给我起的。我出生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晚期,那时我的主要“工作”是作为容器取水。
【来源:华商网】遗址内发现的小口尖底瓶完整器 受访者供图本报讯 (记者 张潇) 记者日前从省文物局获悉,宝鸡市渭滨区八鱼镇苇子沟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遗址内发现一件小口尖底瓶完整器,为我省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图注:Ⅰ.半坡文化 Ⅱ.庙底沟文化 Ⅲ.西王村文化 Ⅳ.后冈一期文化 Ⅴ.大司空文化 Ⅵ.大河村文化 Ⅶ.下王岗文化 1.秦安大地湾 2.宝鸡北首岭 3.宝鸡福临堡 4.扶风案板村 5.西安半坡 6.临潼姜寨 7.渭南史家 8.华县泉护村 9.华县元君庙 10.华阴横阵村 11.南郑龙岗寺 12.西乡何家湾 13.铜川瓦窑沟 14.夏县西阴村 15.芮城东庄村和西王村 16.陕县庙底沟 17.渑池仰韶村 18.洛阳王湾 19.汝州阎村 20.荥阳秦王寨 21.郑州大河村 22.安阳后冈 23.濮阳西水坡 24.安阳大司空 25.磁县下潘汪 26.淅川下王岗 27.郧县大寺 28.邓州八里岗。
渭南市临渭区向阳街道蒋家村东,发现双重环壕结构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聚落。不仅出土了造型精美的陶质镂孔人面像,还发现了室内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浅地穴式五边形大房子。该聚落现存面积超30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面积不低于12万平方米。
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是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
【来源:华商网】渭南市临渭区向阳街道蒋家村东,发现双重环壕结构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聚落。不仅出土了造型精美的陶质镂孔人面像,还发现了室内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浅地穴式五边形大房子。该聚落现存面积超30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面积不低于12万平方米。
兵马俑坑发掘现场。陕西明代长城分布图。蒋刘遗址M2墓葬出土的墓主遗骨及随葬品。柳公权撰文并书写的墓志。西咸新区十六国墓地出土的陶俑及铠马。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工地考古遗迹正摄影像总图。石峁遗址M4墓葬壁龛内的一组彩绘陶器。太平遗址出土的陶器组合。西头遗址出土的漆盘。
近日,渭南4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图为“华县皮影戏”传承人吕崇德。陕西网讯(记者 郝豆)和风含新意,春来万物生。近日,渭南市4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一起来看看今日的文化旅游资讯微报吧。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月8日消息,2024年,因项目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渭南市临渭区向阳街道蒋家村东的蒋家遗址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发掘的文化堆积以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遗存为主,清理该时期环壕、房址、灰坑、陶窑等遗迹800余处,出土大量陶、石、骨、角器等遗物。
“复古风”成时尚,古风文化受追捧越来越多古村落变身“网红”打卡点如今,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的旅游方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旅游选择不用去凤凰、丽江、鼓浪屿…渭南就藏着很多静谧安然的古村文艺小清新的艺术村落苗家村来到苗家村,发现苗家的城池两大点不同于别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