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表示,展望全年,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带动下,各地方各领域不断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支撑消费增长的积极因素在增多,消费有望保持平稳升级、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
中央财办韩文秀: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效增加低收入先进的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投资和消费则是扩大内需的两个主攻方向,其中,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越来越大。1月4日—1月5日,2025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在上海举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在演讲中提到,2024年1月—11月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约为55%,全年有可能会达到60%左右。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中共中央7月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按照三中全会的部署,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张敬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稳住楼市股市”首次被写入年度总体要求,并明确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这一表述不仅标志着宏观经济治理思路的突破性创新,更折射出中国在复杂内外环境下对经济系统性稳定的战略考量。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近日正式对外发布。《方案》从八个方面提出了30项具体措施,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方案包括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等七个专项行动,还有一个完善支持政策。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近日正式对外发布。《方案》从八个方面提出了30项具体措施,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方案包括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等七个专项行动,还有一个完善支持政策。
红星新闻 “提振消费”是今年两会的热词,也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关键词。促进消费,根本上还是要让居民手里有钱花,增加收入显得格外关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提振消费”部分提出:要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3月17日,在国新办召开的介绍提振消费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负责人共同解读《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披露多项配套政策细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
题: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聚力攻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决定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时强调,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