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本市迎来候鸟迁徙高峰。官厅水库一片喧闹,2万余只远道而来的候鸟惬意打尖儿。官厅水库出现鸟浪“官厅水库已经有鸟浪了!”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告诉记者,官厅水库成了鸟的天堂,有一个鸟群过于庞大,甚至出现了鸟浪。
3月7日,在河北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鸟儿在空中飞舞。近年来,河北怀来通过生态补水、退耕还湿等举措,修复官厅水库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野生鸟类种群数量显著提升,“飞鸟成云”经常可见。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 摄这是3月7日在河北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拍摄的天鹅。
官厅水库及周边众多湿地是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随着京津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加强,每年来这里越冬的鸟类越来越多。 (马文晓 摄)不久前,鸟类调查志愿者在北运河上发现了一只从没见过的鸭子,它身形矮胖,黑褐色的羽毛,在河中随着水波一起一伏,十分可爱。
“大部分候鸟已向南方迁徙,留在这里的多为游禽和涉禽,还有800只灰鹤和50多只天鹅……”2024年12月4日,已经是农历的冬月时节,北京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巡护任务还未结束,因为官厅水库内尚有部分候鸟未动身南飞,站长李理通过望远镜和相机镜头观察拍摄后,每天记录着巡护区域候鸟的数量
“候鸟的先头部队到北京了!”随着深秋的来临,京城北部的候鸟机场——官厅水库,又迎来了喧闹的季节。“现在候鸟刚刚进京,正陆续抵达官厅水库,鸟群还不多。”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说,先头部队主要是灰鹤、赤麻鸭、鸿雁、豆雁、大天鹅、小天鹅。
10月16日,全球生态治理(南森)大会在北京开幕,候鸟成为大会“主角”之一。在会外,今年越冬候鸟先头部队已经于10月10日到达北京,落地京城北部的“候鸟机场”官厅水库。巡护人员判断,今秋候鸟迁徙高峰会在10月中下旬开始。随着候鸟抵达,北京进入了最佳观鸟期。
这两天,位于河北张家口市和北京延庆区的官厅水库成了候鸟的天堂,2万余只远道而来的候鸟在这里歇脚,芦苇地里、还未消融的冰面上,它们低头觅食、抱团休息。据观测,目前已经有2万多只候鸟翔集官厅水库。其中,雁鸭类候鸟数量最多。
10月16日,全球生态治理(南森)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以“生态治理 永续发展”为主题,会期3天。开幕式上,候鸟迁飞通道国际科教联盟启动,候鸟迁飞区保护全球大科学行动计划也将在大会期间发布。资料图:每年春秋两季,数百万只候鸟在官厅水库水域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