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自然博物馆获悉,8月中旬,已展出21年的国家自然博物馆“古爬行动物”展厅开始改陈升级。其间,不少观众由于无法一睹井研马门溪龙化石等标志展品而深表遗憾。不过,随着工程进度不断推进,由“古爬行动物”展厅更名为“脊椎动物的崛起”的新展厅即将开门迎客。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除了高大巍峨的宫殿与珍贵的文物,故宫还有一些不一样的参观点位。生态堆肥花坛、“福牛辞旧”雕塑……种种元素都昭示着这座600年的古建筑不仅是历史文化宝库,更是一座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时代“零废弃博物馆”。
昨日,记者从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文局获悉,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一号展厅布展工作圆满完成,目前正处于设备调试阶段。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一号展厅内景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一号展厅集中展现了壳丘头遗址考古成果。步入展厅内部,游客可以感受到独具匠心的布局。
本文系故宫博物院科研课题《晚清至民国储秀宫区域原状陈列研究——基于清宫档案与现存文物的梳理》的部分研究成果,原载于《博物院》2023年第1期,58—66页,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原状陈列是故宫博物院极具特色的一种展览类型,主要反映了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帝后活动的历史面貌。
插花表演。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小朋友体验制作风味小吃。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老桌椅、老茶炉品茶场景展示。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年货腊肉展示。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寓意吉祥如意装饰。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传统碾米器具。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非遗面人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