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常观看曾大夫科普视频的人都知道,长期服用他汀可能产生的三大副作用,分别是肝功能损害、血糖升高以及肌肉疼痛,而其中很多人尤为关注血糖升高这个问题,谁都不想因为吃个他汀导致自己得了糖尿病,这多不划算。
有数据表明,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出现血糖不稳定或新发糖尿病的风险会提高,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特别是一些原先没有血糖问题的患者,对是否继续服用他汀类药物来控制血脂水平产生了动摇。
有好几位朋友跟华子说,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血糖升高了,甚至有位朋友已经被确诊为糖尿病,这可怎么办,他汀还能继续吃下去吗?华子说,建议继续服用他汀,因为他汀类药物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所产生的获益,远大于其对血糖的影响。
极目新闻记者 曹洋通讯员 吴萍 刘丽近日,武汉一位七旬老人自行增加药量,导致血糖不降反而升高,经过医院诊断,原来是滥用胰岛素所致。医生为患者看诊中“明明加了药量,血糖咋不降反而升高呢?”夏奶奶不知道,正是她滥用药把自己搞得恍恍惚惚。
长期口服他汀类药物期间,如何才能避免肝肾功能的损伤及血糖的异常升高,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因素,他汀类药物是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汀类药物服用时间越久,获益就越大。
他汀作为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降血脂药物,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一直是大家都很在意的。除了【转氨酶升高】与【肌肉相关不适】以外,他汀还有一类不良反应是值得重点关注的。这就是【新发糖尿病风险】,更通俗一些来说就是【血糖升高】。
药源性糖尿病是指临床应用某些药物在治疗非血糖相关性疾病时,引起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异常,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继发性糖尿病。
高血糖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慢性病,不少患者通过药物进行控制,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原发性发病因素占据了90%及以上,但仍有部分患者则因使用部分药物导致了血糖及血压发生变化,部分患者在降压降糖的治疗方案上出现了冲突,两者之间互相影响,当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或出现血糖异常时,还应警惕药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