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陶女士在旁人的帮助下操作手机,才发觉自己又多了数十笔盲盒卡片“待收货”订单。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家小女儿小玉(化名)并未吸取之前花费两万余元购买盲盒卡片的教训,仍在背着父母偷摸下单…… 小玉如何知道母亲手机支付密码?盲盒经营者如何判断购买者是成年人?
16岁女高中生和朋友一起玩游戏时,因为发挥不好,在游戏里和别人互骂了几句,没想到惹祸上身,被对方从游戏追着骂到了现实,扬言要“好好教育教育你爸妈”;一名15岁网友,因为喜欢一部热门动漫里的人气角色,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表了一番言论,引起该动漫另一个人气角色粉丝的不满,对她进行“开
这些年,盲盒产品在文创消费市场中已经占据了重要席位。在实际消费盲盒的人群中,学生是一股主力消费人群。不过最近有上海市民反映的情况却令人担忧。有市民提供线索称,一些主营盲盒的文创店铺里竟然出现了不雅盲盒的身影。
来源:法治日报 本报记者 赵丽小卡牌好像有大魔力。暑假期间,部分学生痴迷于集卡,他们通常是从一整盒卡牌中随机抽取卡包,每包里有5张至6张卡牌,便宜的10多元一包,“高级”的款式几十元一包。卡包不透明,玩家在拆开前无法判断卡包内的卡片角色或等级,如同抽盲盒,需要“赌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