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2025年,在寻找会址时迷路?1954年,费尽心思找到的会址却是错的?1935年,到了目的地却找不到开会的房间?陷入困境的他们,该怎么办……2025年,在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之际,贵州卫视推出“追光者”红色文化系列微短剧之《寻》。
随着央视频积极布局精品微短剧赛道,央视频首部原创微短剧《东坡先生赶考记》定于9月11日首播,连续播出8天。这部16集的原创微短剧以北宋嘉祐二年的科考为背景,将诗词歌赋、历史文化、民俗知识融入剧情之中,讲述了现代学生苏萧美穿越到北宋与苏轼、苏辙兄弟之间发生的奇妙故事。
东汉时期,地震频发,百姓流离失所。张衡亲眼目睹了地震给百姓带来的灾难,立志要找出提前预知地震的方法,希望能研制出一种可以感知地面震动的仪器。但他的初次尝试却以失败告终,还遭到了周围人的嘲笑和讥讽。在一个雨夜,张衡在梦中获得灵感……这次,他能成功吗?
“这是一次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也是对每个人生命旅程的深刻启示——人生的成长之路往往充满了挑战和磨难,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更加坚韧不拔的自我。”市民刘女士说。11月29日,山东首部稼轩文化主题历史短剧《辛弃疾·北望》在济宁市声远舞台精彩上演。
历史考证具有克己的美德,谨慎地断定已然,拒绝穿凿附会。而历史书写又充满了裂隙与褶皱,这就有待能够想象当然、测度所以然的艺术创作将其弥合。由光束戏剧和鹰剧坊联合出品、近日在北京人艺小剧场上演的话剧《国子监风波》,正是这样一部在历史裂隙里做文章的作品。
当微短剧遇上文旅题材,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由成都谈资创意传媒携手爱奇艺共同打造的微短剧《关于我的祖宗是诸葛亮这件小事》作出了一次示范。该剧共计6集,总时长约32分钟,于11月15日上线,至今(26)日,爱奇艺站内播放量突破1000万次,成为文旅短剧“小爆款”。
旧时藏书家在面对历劫幸存的古籍时,往往爱说“冥冥中自有神物护持”,道出对古籍的珍爱和对其流传不易的感慨。暗中的神明难以寻觅,但现实中确有一群人默默守护着古籍的平安、延续着古籍的寿命,他们就是分布在全国的古籍保护工作者和活跃其间的古籍修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