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是车险综合改革的延续性政策,其目的在于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风险为基础的车险条款费率形成机制,优化车险产品供给,扩大车险保障覆盖面,实现车险服务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进车险高质量发展。
我们分别以全国 29 座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和网约车订单量来表征车辆出行率的出行情况,2022 年 5 月全国 29 座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当月同比下降 41.3%,2022 年 5 月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共收到订单信息 52686.9 万单,环比上升 10.7%,但同比 仍下降 34.2%。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范宏欢 实习生 鲁钦轲)自2020年9月19日《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至今,车险综合改革已走过三周年。不少车主感受到改革“诚意满满”,也有车主表示变化不大。在长沙,商业车险保费究竟是升是降?对哪类车主更有利好?
央广网北京7月28日消息 7月28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下称“保险业协会”)向社会发布2022年度交强险经营情况。2022年保险行业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交强险业务质效,车险综合改革政策红利深入惠及广大消费者。
证券时报记者 韩忠楠自2020年实施车险综合改革并推出新能源车险专属产品以来,我国新能源车险业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最新政策,进一步推进新能源车险供需两侧改革。
今年9月,车险综合改革(以下简称“车险综改”)就实施满3年了,效果到底如何?“车险综改取得了预期效果,但改革尚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预计改革还会继续深化。”曾在3家财险公司负责车险业务、目前在某财险公司大连分公司任总经理的姜凌云(化名)这样告诉记者。
自2020年9月19日《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至今,车险综合改革已走过三周年。三年间,车险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初所设的目标是否实现?进入今年以来,监管又多次出手加强车险费用管理,背后有何缘由?“降价、增保、提质”完成任务“相比于三年前,我的车险省了不少钱。
证券时报e公司讯,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研究制定低速碰撞试验标准,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充分利用社会化检测资源,降低汽车企业负担。
无论是从消费者实际感受,还是相关部门披露的统计数据看,都展现了车险综改“降价、增保、提质”的成效。业内人士表示,从保费收入来看,车险综改对车均保费的影响已于2021年四季度基本出清,车险市场进入新发展阶段。
【业内:车险“二次综改” 将进一步影响广大车主的“钱袋子”】财联社5月18日电,全国范围内的车险自主系数调整将于5月底前落实,这一场改革被市场称为车险“二次综改”。作为车主每年的固定支出,车险的价格升降受到广泛关注。
每经记者:涂颖浩 每经编辑:马子卿《每日经济新闻》从业内获悉,继北京等首批地区于4月28日24时率先试点采用最新的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之后,上海、重庆等多地将于5月26日24时完成系统升级工作,定于27日正式上线。
2022年12月3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由扩大到,执行时间原则上不得晚于2023年6月1日,此举在业内被称为“二次综改”。
2020年9月19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针对高定价、高手续费、经营粗放、竞争失序、数据失真等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推出提高交强险责任限额、优化交强险道路交通事故费率浮动系数等措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维护消费者权益,实现车险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