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2月11日电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首任会长汪道涵之子汪致重11日赴台,以个人名义吊唁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辜振甫夫人辜严倬云。当晚返沪后,汪致重受访表示,汪辜两位老人因为共同推动祖国统一而成为莫逆之交,两家人由此常来常往、情谊深厚。
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真是太高寿了,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是富有的人,就越容易长寿,而在这些长寿人群里,女性的占比又极高,严倬云105岁去世,她的亲妹妹严停云,也就是台湾著名作家华严,活到100岁;
这是海峡两岸授权的民间机构最高负责人之间的首次会晤,也是1949年以来两岸高层人士的首次接触商谈。1993年4月27日,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海皇大厦举行“汪辜会谈”首次会议。
杨晶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了4份协议。“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迈出的历史性一步,其创造的历史价值影响深远,其蕴含的历史经验历久弥新。
作者简介 钟厚涛、傅强。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的倡议和积极推动下,在海峡两岸共同坚持“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史称“汪辜会谈”。
记者·陈龙编辑·段文时隔30年,如今已是72岁老人的钱勤发仍然清晰地记得在新加坡的日子。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时任《新民晚报》特派记者的钱勤发随团前往新加坡,见证了那一历史过程。
【编者按】1993年4月27日到29日,备受瞩目的首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成功举行。时任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时任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完成了跨越海峡的历史性握手。在“汪辜会谈”30周年之际,作为推动者、亲历者之一,时任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邱进益接受了中国台湾网电话采访。
今日是“汪辜会谈”30周年纪念日,最近很多人都在回忆和感慨:为何两岸再也出不了像汪道涵、辜振甫这样的仁者与智者?为何两岸再也无法回到“汪辜会谈”年代,双方平等而尊重的互动?如果能厘清这些问题并找到答案,相信会对处理未来的两岸关系,产生更深刻的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