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产品发布会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举行。国内首款可跳跃的全尺寸高动态人形机器人、60秒完成一杯美式的无人咖啡机、几分钟完成一道川菜的自动炒菜机……活动现场还打造了七个展区,20余项“成都高新造”创新成果在这里集中展示。
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 王祥龙 见习记者 崔瑶【记者手记】3月以来,封面新闻启动“寻新记”——寻找新质生产力调研行系列报道,多路记者抵达广州、合肥、北京、陵水等地,走进企业、工厂、实验室一线,探访未来产业发展形势,对话行业专家,展现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城市密码,一幅幅壮阔的科技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段玉清 文/图12月16日,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四川首个全自主产权的双足式商用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天行者1号”(SKYWALKER I)。
这个春天,最受市场关注的科技创新,无疑有人形机器人的一席之地。从春晚舞台上秧歌舞,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的首次出现,人形机器人从科幻电影中的奇思妙想中走出,进入现实世界。业内普遍预计,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也是商业化落地的元年。
成都进入两会时间,参会的不仅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有“成都造”人形机器人。在政协第十六届成都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外的采访区,由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人形机器人天行者1号原型机一经亮相就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近日,以“场景赋能,机智世园”为主题的成都市机器人进世园会活动在成都世园会东部新区主会场举行。活动现场温江区企业代表中科源码服务机器人研究院,携基于物流场景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多款机器人产品参加了此次活动。
好消息“成都造”人形机器人又有新进展3月10日记者从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获悉全国首个无需人工干预、无需遥控能自主完成跨空间任务的“人形机器人任务规划推理执行系统”——Raydiculous—1现已正式亮相这标志着人形机器人的“大脑”更加智能化向应用场景实用化迈出了关键一步这是个
来源:科技日报 刘侠 科技日报记者 滕继濮12月16日,随着一阵带有金属质感的踏步声,记者看到一台约一人高的人形机器人踏着力量感十足的步伐行走着。这是由成都高新区企业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具身科技)推出的四川首个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天行者一号”。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科技,让城市更美好。能听懂四川话的导游机器人,可以帮助老人爬坡游览的外骨骼机器人,可以24小时检修地下管廊的机械狗,都将应用在成都的城市服务中。3月11日,成都发布的国资国企首批创新场景清单共48个,释放了多个机器人“岗位”,引发关注。“天行者1号”。
人民财讯3月19日电,近日,成都华微与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具身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研发与应用落地。根据协议,成都华微与具身科技将聚焦机器人大脑和小脑两个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一是芯片与算法协同开发。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未来已来。从“动起来”到真正“用起来”,人形机器人加速跑进量产元年。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首次出现,成为全网热议话题。成都如何布局人形机器人“造身”“造脑”关键环节?
国是直通车 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具身智能”,受到各方关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3月6日开幕的第21届天津工博会上,首次增设了“具身智能”展区。
封面新闻记者 柴枫桔身高165厘米、重约50公斤,续航时长为一个半小时,这是四川首台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天行者1号”。3月3日,封面新闻记者走进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一眼便看到了这台机器人,身着白色外壳,科技感十足。
每经记者:吴林静 迈向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主持发布会、跑酷打卡、泡茶炒菜、举重翻跟斗、做手术问诊写病历……3月19日,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产品发布会(以下简称“四川发布会”)举行,“四川造”机器人和大模型产品组团亮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蔡宇丹谁在买宇树科技的机器人? 3月18日,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公众号硅基研究室发布的《谁在买王兴兴的机器人?我们扒了扒宇树的百笔中标订单 》一文引发关注。人形机器人的落地场景在哪里?在这场各地你追我赶的人形机器人场景创新PK中,山东企业在忙什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