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正是咽喉疾病的高发季,而早期喉癌发病隐匿,症状多与咽喉疾病相似,容易被患者忽视。根据《2023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浙江省喉癌发病率为2.4/10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但随着工业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空气污染和高吸烟率的影响,目前喉癌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
近日,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科唐青来主任医师及李仕晟副主任医师团队为李叔叔成功行全喉切除手术+I期辅助发音管植入术,帮助他去除疾病威胁的同时重新获得言语功能。该植入手术,系辅助发音管上市后的全国首例临床I期植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7日讯“老烟枪”抽烟30余年,突发声音嘶哑、咳痰带血,一查竟是喉癌。近日,武汉市武昌医院耳鼻咽喉科运用微创改良手术,在完整切除喉部肿瘤的同时保留和重建喉部发声功能,扼守喉部“生命要道”,照亮患者新“声”之路。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授、主任医师 陈飞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飞教授团队为一名喉癌术后复发的65岁男性成功实施了异体喉—气管—甲状腺联合移植手术。
摘要:患者以“声嘶2年”之主诉入院,完善活检,明确诊断为喉恶性肿瘤(声门型 T1bN0M0,I期),行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会厌吻合术,术后恢复可,气管套管已拔除,气切口愈合,术后发声状况可。病史: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嘶,未予重视,未行诊治。
下面这两幅图,一个塑料套管、一个金属套管。气管切开套管是啥东西?顾名思义,是将气管切开,为了与外界呼吸畅通,人为添加一个“桥梁”——气管套管,将肺部与外界空气相同,让患者达到顺畅呼吸的目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为什么要切开?
喉癌,在耳鼻咽喉科头颈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鼻咽癌。早期喉癌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多数仅残留轻度声音嘶哑。但中晚期患者常需行喉大部分切除或者全喉切除。而喉在人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发声的重要器官,切掉喉咙后如何发声成了不少患者面临的难题。
重庆之声7月1日讯 无喉人如何再次发声?答案是先学打嗝。“嗝......”6月30日,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第八期食管发声训练班开班第8天,学员王大爷终于打出了期待已久的第一个嗝。至此,本次培训班的14名学员全部学会打嗝。学会打嗝,是发声的第一步。
自贡网记者 卜一珊近日,市中医医院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人员成功为一名高龄喉癌患者实施全喉切除手术。年过七旬的钟大爷一年前开始出现声音嘶哑症状,与他人交流困难。但除了声音嘶哑外,钟大爷无其他不适感,因此他和家人并未引起重视。直到一个月前,钟大爷症状加重,遂到市中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