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陕西榆林6月26日电 题:黄河水“由浊变清”有何奥秘?中新社记者 陈溯黄河水正在变清。近日,有网友晒出壶口瀑布奔流“山飞海立”“水底冒烟”的壮美奇观,并感叹“谁能想到黄河都变清了!”统计数据也显示,黄河流域主要支流年均入黄泥沙量较上个十年减少三成。黄河水为何“由浊变清”?
“三北”工程,是指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目前,“三北”工程已进入六期工程的建设阶段。水土流失是“三北”工程治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治理水土流失,其中一个意义就是减少流入黄河的泥沙量。
对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来说,11月是观鸟的最佳季节。这片湿地是众多候鸟迁徙、越冬和繁殖的基地。作为黄河最下游的一片湿地,黄河口承接了整个黄河流域输送来的物质流和生态流。它的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健康状况。
金龙湾,陕西、内蒙古、山西交界处,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180度的弯。仅清道光二十一年黄河决堤,开封城破,造成的水患就绵延八个月之久,伴随着瘟疫、饥荒,史书中留下了“有全村数百家不存一家者,有一家数十口不存一人者”这样惨不忍睹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