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精、怪、妖、灵、鬼、魔、僵尸、丧尸。描述丧尸原本是怎样出现的:巫毒教的复活仪式其实是通过下毒的方式令人假死,葬礼过后再将受害者从坟墓里挖出,使其苏醒而成为丧尸的,而巫师所用毒药的主要成分则来自河豚毒素的萃取物,因为受害者脑部机能遭到毒素的破坏,即使苏醒,也会丧失记忆和自主意识,对巫师唯命是从,成为任其操纵的奴隶,不知疲倦和痛苦,不会饥饿与抱怨,和行尸走肉无异。
老覃在昨天发布了《须菩提祖师:<西游记>里最不着调的人,喜欢装神弄鬼,居心叵测》一文到 “覃仕勇说史”上,文中讲到:须菩提祖师自从教会了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便迫不及待地驱逐他下山,并且怂恿和撺掇说:“你已经从我这里学到通天本事了,爱怎么闹腾就怎么闹腾好了,只要不让别人知道是我指使你的就行!”
妖怪是什么?在民间传说里,我们将除了人和神以外存在于天地中的超自然生命,都叫做妖怪。故事里的人物,只要看见不认识的可怕生物,就会大喊一句「妖怪来了」!但实际上,妖怪「内部」也是有细分的。妖是妖,怪是怪,精是精,灵是灵,魔是魔,鬼是鬼。那么,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在中国的神话体系中,神、仙、精、灵、妖、魔、鬼、怪,是如何定义的?比如一个小动物,生下来是畜生类,却努力修成了人类,虽然晋升了一级,追求是美好的,但违背了自然规律,可幻化成人却不是真正的人类,称为“妖”。
妖、魔、精、怪有什么区别?我们经常会说妖魔、妖精、妖怪,意思上可能差不多,但应该也有一些区别。比如在《西游记》中,有些叫做妖,比如猪八戒就是“猪妖”,却不叫“猪精”;有些叫做“精”,比如“兔子精”,却不叫“兔子怪”;有些叫做“怪”,比如“黄袍怪”,却不叫“黄袍妖”或者“黄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