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7月2日消息近日,伴随武汉首批集中供地出让结束,22座试点城市第一批集中供地正式收官。据统计,四座城市首批集中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揽金超2927亿元,其中卓越全口径拿地金额超300亿,越秀、鹏瑞等房企积极拓展新市场,而中海、龙湖等企业则未有所获,成为陪跑者。
当然,严格意义上的收购商品房行动目前还没有落地,当下更多的,是地方政府和地方国资部门,公开发布了收购的一些条件或者关联的意向文件:8月7日,深圳官宣要在深圳市范围内收商品房性质的住宅、公寓、宿舍等用作保障房,房源要求65平以下,且优先整栋或整单元没卖的。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秦龙】面向县级以上城市,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或将在全国铺开。6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视频会议。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明确表示,各地要推动县级以上城市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
8月21日,根据中指研究院统计,目前约60城表态支持国有企业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其中超25城发布征集公告,深圳、长沙、重庆等一二线城市也已跟进,整体来看,各地征集公告中对收购价格、收购项目的面积有一定要求,如收购房源面积多小于120平米(部分城市要求小于70或65平米),预计后
除了去库存外,保障房也是今年以来政策高频的关键词。收购已建成的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即“收储”,成当前筹集保障性住房的重要渠道之一。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截至目前,约60城表态支持国有企业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其中超25城发布征集公告,深圳、长沙、重庆等一二线城市也已跟进。
2024年,房地产行业得到了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从央行提供的3000亿再贷款用于收储,到4万亿的白名单项目,再到地方政府发行的10万亿专项债券,以及降低首付比例、利率和税费等系列调控政策应出尽出。在政策效应下,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迹象。“稳住楼市”的关键一年,房地产市场行情如何?
当前的房地产形势可以概括为:政策环境已接近2014年最宽松阶段,但形势严峻性为1998年房改以来之最,已经严重拖累中国经济、就业、地方财政和金融稳定全局,这是周期性和政策性因素叠加的结果,需要采取更大力度的救市措施,否则存在落入日本“失去三十年”陷阱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