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AI时代,文艺何为?《人民日报》(2025年03月07日 第 17 版)人工智能(AI)是科学技术发展到新一轮的最新变革,它不仅推动产业升级,改变传统经济的面貌,而且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也必将深刻地改变文艺和文学。
来源:美术报 在这个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我们的审美观念与艺术创造。图像的生产方式正面临一场重大的变革,AI绘画也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探讨绘画如何与AI共存或者相互促进成为当代美术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们的生活,它也在重塑着艺术的表现和传播形式。作为艺术创作的辅助性工具,AI正在多个领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活力和创造力。而艺术本身也在不断为AI注入内涵和灵魂,两者相遇,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这是中国首部AI交响乐《千里江山图》。
ChatGPT的发布掀起了2023年全新的科技狂潮,仅仅3个月,GPT-4随即更新、Midjourney V5相继发布,昭示着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发展正日新月异,所有人都屏息期待着下一个“ChatGPT”的诞生。
【来源:文汇客户端】“AI时代美育依然重要且不可替代,虽然AI技术在视频生成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一些复制生产的作品相对缺乏创造性、情感深度和文化差异理解,而这些方面恰好是人类在创作时可深度把握的特质。
【学术争鸣】作者:周博(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文字生成、图像生成、视频生成、语音生成……伴随着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成为一个街谈巷议的热词。
作者:施普皓几年前,如果有人说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就能画出一幅亮眼的画作,恐怕没人会相信。然而,如今就有这么一个下笔“神速”的画手,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质量不错的绘画作品——这是当下社会各界人士热议的人工智能绘画创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AI绘画。
来源:河北日报 □刘萍当传统戏剧遇到人工智能(AI)技术,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利用AI技术,对《女驸马》《闹花灯》的表演动作和表情进行了数字转化,实现了黄梅戏经典唱段声频的AI化呈现,广受关注。
来源:【人民日报】人工智能(AI)是科学技术发展到新一轮的最新变革,它不仅推动产业升级,改变传统经济的面貌,而且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也必将深刻地改变文艺和文学。文艺工作者应该具备感知时代变革的能力,大胆学习研究新生事物,让传统艺术的创作插上新的时代翅膀。
罗比·巴拉特《风景画》 资料图片《埃德蒙德·贝拉米肖像》(局部) 资料图片莎拉·梅约哈斯《云朵》 资料图片汤姆·怀特《落日余晖》 资料图片最近,全球刮起一股强劲的AI艺术风潮。究竟什么是AI艺术?它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的?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用AI绘画工具制作的过年场景。制作:徐宝娟【学术争鸣】编者按上一期学术争鸣,两位学者从艺术创造的角度,探讨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简称“AI”)——它给艺术带来的机遇更多,还是挑战更多?
舒勇用AI绘画程序绘制的作品开启AI创作实践很难形容人工智能(AI)给我带来的震撼。接踵而至的AI绘画,更是让身为艺术家的我感到欣喜又害怕。欣喜的是AI时代已经触手可及,它将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创作带来极大便利;害怕的是,艺术家的画笔、刻刀还能继续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