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济南11月25日电(记者张武岳)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25日正式投运,在给山东烟台海阳市供暖的同时,供暖区域延伸至威海乳山市,实现跨地级市核能供热。据介绍,此工程可覆盖乳山主城区630万平方米,预计可替代原煤消耗2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2万吨。
11月25日,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正式投运。据了解,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暖核一号”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能零碳供热技术,供暖区域从原来的山东烟台海阳市延伸至威海乳山市,实现跨地级市核能供热。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15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庞磊 通讯员 符铎 聂东磊 摄影报道)随着“暖核一号”第五个供暖季顺利收官,园区级、县域级、跨地级市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圆满落地,并带动了技术创新、产业链创新及商业模式创新,为大规模长距离跨区域核能热电联产提供了示范,标志着“十四五”
11月25日,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正式投运,海阳核电在给烟台海阳市供暖的同时,供暖区域到达威海乳山市,实现零碳热源的跨区域互通共享,开创“核电厂+政府平台+长输管网公司+供热公司”的供热商业新模式,开启核能“双城”供热新纪元。
来源:【中国城市报】11月25日,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正式投运。海阳核电在给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供暖的同时,将供暖区域扩大到威海乳山市,实现了零碳热源的跨区域互通共享。
胶东在线6月27日讯(记者 邬勇 摄影 李刚) 2024年,乳山顺利完成核能供暖首个供暖季工作,提供热源的正是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6月27日,“核”你在一起·共绘绿色能源新篇章全国媒体烟台采风行活动走进海发核能供暖热源分配中心。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3日讯 2023年11月25日,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正式投运。位于烟台的海阳核电在为海阳市供暖的同时,供暖区域到达威海乳山市,实现了零碳热源的跨区域互通共享。又是一个供暖季,乳山有了哪些新变化呢?
央广网北京1月8日消息(记者刘梦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眼下正值供暖季,为了保证群众能够温暖过冬,各地积极探索绿色低碳供暖新模式,让光伏、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为寒冬“加热”,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报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冉永平、丁怡婷)记者从国家电投获悉:近日,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在山东投运,在给烟台海阳市供暖的同时,供暖区域到达威海乳山市,实现零碳热源的跨区域互通共享。
胶东在线4月13日讯(记者 贾楚航 金鑫 通讯员 张爱美 符铎)时间,蕴藏美好,酝酿奇迹。4月12日,我国首个核能供热项目开创者——山东海阳核电正式官宣:随着第五个供暖季顺利收官,由其承担的国家“十四五”核能供热示范任务全部完成!每一个奋斗者都是亲历者、见证者。
用电量稳居全国前三的山东向来以火电大省著称,富煤的自然禀赋、工业基地的庞大能源胃口,长期以来造成了该省煤炭消费占比高、煤电装机占比高的“两高”格局。但地处海陆交汇之地、坐拥丰富新能源资源的山东欲改写“一煤独大”的能源底色,近年来绿色电力快速增长。
近段时间,全国大部分地区经历“过山车”式急剧降温,开启“速冻”模式。作为能源央企,国家电投全力以赴做好能源保供工作,强化燃料供应保障,推进自有煤增产增供。在国家电投山东海阳核电项目现场,4台汽水换热器正在24小时不间断稳定运行,每小时可供出零碳热量1651吉焦。
来源:【中国能源报】核能供热又迈一步,11月25日,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正式投运,位于烟台的海阳核电在给海阳市供暖的同时,供暖区域到达威海乳山市,实现了零碳热源的跨区域互通共享。核能供热又迈一步。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能言善道工作室】在内蒙古自治区,世界最大火力发电厂——大唐托克托发电公司“引热入呼”长输供热项目11月16日投运。项目通过68.4公里的长输供热管网,将热源由托克托县送入呼和浩特市城区,满足呼和浩特市居民冬季用暖需求。
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能源局获悉,12月27日下午,全省能源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回顾总结2023年工作成绩,研判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全力以赴推动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胡薄作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