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南唐第三任国君,史称李后主。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肯定造诣,尤以词的成绩最高啦。内容重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则为降宋之前所写,重要反应宫廷生存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伤,富以自身情感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绩远远凌驾前期,可谓“神品”。
公元961年,李煜的父亲,南唐中宗李璟病逝,李煜有五个哥哥,其中四个早夭,而太子李弘冀在毒杀叔父之后不久,便暴病而亡,于是这个皇太子的位置就轮到了李璟的第六子李煜头上。本来皇帝这个位置轮不上他,再加上自己本不想当皇帝,但是由于命运的阴差阳错的安排,在无奈中被强行推上皇位。
岁月匆匆催人老,人生过客恍如梦。亡国后的李煜人到中年,却因为遍尝了人间苦楚,而变得沈腰潘鬓了。寄人篱下,让他饱尝了世间冷暖,昔日那些兄弟、亲人、文武百官都已臣服在宋朝君王的脚下,怕是早已把他这个昔日的南唐旧主忘到脑后去了吧!
上一讲我们讲到南唐中主李璟,从先祖李弁手中继承了强大的南唐,但在他治理了十多年以后,南唐因为李璟四处用兵导致国力下降,朝中党争剧烈内耗不止,在后周与宋不断地侵袭之下,最终是纳币削位,依附于北方的后周政权,惶惶不可终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首《虞美人》无限哀愁地诉尽南唐后主李煜的亡国之恨,读来令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千。这是“词帝”李煜的巅峰之作,更是他亡国之后的绝笔之作。
世间的美人往往都是双生玫瑰,高贵而惊艳的气质让她们惺惺相惜,但天生的尖刺又会弄伤彼此,甚至,更惨烈地置对方于死地。江南的十一月底真的是彻骨的寒了。白露为霜,山衰水瘦,栖霞山上一月前还疯狂绝色的红枫,已零落成泥。沧海桑田,不过一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