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为“国际临床试验日”。近年来,我国新药临床试验数量增长显著,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的最新相关数据—《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2021年)》显示,2021年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数量首次突破3000项。
来源:【大河健康报】9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办法》。临床医务人员如何开展临床研究9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自10月1日起施行。
每经记者:林姿辰 每经编辑:董兴生从2019年确诊渐冻症开始,中国“电子发票第一人”、京东集团前副总裁蔡磊就几近疯狂地投入到抗争渐冻症的战场中,也让这一被列为世界五大绝症之首的罕见病再度引发大众关注。有神经学专家评价,蔡磊让整个渐冻症的研发进度至少加快了10年。
走科教科遵循严格的伦理准则,以确保参与者的权益和安全的正规科研临床试验而在这些里面又可分类为其下:2.1. 按研究设计类型划分:2.1.1. 干预性研究 随机对照研究 配对研究 交叉对照研究 其它:如非对照研究。
·“未来细胞疗法的升级方向可以考虑从单一靶点到多靶点。还可以将细胞疗法与化学药联用,并进行多种免疫细胞的改造,实现未来肿瘤治疗的新范式。”“多年来,我国一直鼓励和支持干细胞、免疫细胞等研究转化和产业发展,并且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规模呈现井喷之势。
据晶泰科技消息,由晶泰科技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唐力教授团队联合创立的莱芒生物日前宣布,其代谢增强型CD19 CAR-T细胞治疗产品(Meta10-19注射液)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中,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成功完成了首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
来源:科技日报 我国每年的新生儿中约有3万聋儿,60%的遗传性耳聋与基因缺陷有关。通过生物技术修复基因缺陷或替换掉这些导致耳聋的特定基因,可从根本上恢复患者自然听力,包括感知复杂的音乐和环境声音,且没有佩戴人工耳蜗需要进行日常维护和设备更换的烦恼。
来源:【宝安日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福音来了!8月26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光明企业深圳博芮健制药有限公司(简称“博芮健制药”)宣布,公司首个全球创新药BrAD-R13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顺利完成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给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近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通过顶层设计、机制创新、平台建设、资源整合等多项举措,在医学创新研究院的框架下建立了创新转化中心、“学院路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院企联合研发中心、概念验证中心等平台,形成了集学科交叉、合作研发、概念验证、转化落地与宣传推广为一体的全流程创新转化生态,打造“三院模式”。
“日前,一名三甲医院的主要研究者(PI)在做一款药物的临床试验时,因为其与药企签合同的过程中有合同事项拿不准,就直接找到我说,‘冯老师,可以帮我看看这个合同吗’。”冯霞是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的教授,同时以法律专家身份担任北京多家公立医院伦理委员会委员。
《科创板日报》2月11日讯(记者 陈美)国内植入式脑机接口迎来一笔重磅融资。近日,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阶梯医疗)宣布完成3.5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奥博资本、礼来亚洲基金和源来资本。从公开数据来看,这是目前植入式脑机接口领域最大一笔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