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东:“镇江六朝时期又称京口,是都城建康的东部门户,同时也是北方侨民的重要聚居地,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地位。其中1枚六面印通高3.3厘米、长1.4厘米、宽 1.1厘米,下部近正方形,长2.1厘米、宽2厘米。
12月22日,利用疫情期间临时假期,已有着近140年办学历史的镇江名校——镇江崇实女中·茅以升中学党委书记祁刚、校长王飞带着班子成员,专程赴镇江栗子山公墓,祭扫学校改公后首任校长洪达瑛女士和名誉校友茅以升先生。
上游新闻报道 5月24日,IP地显示江苏的网友发帖称,在江苏镇江市北固山风景区一小径旁立着一块刻有“宋柳永之墓”的石碑,碑下面有零星祭品。“这也太草率了吧!怎么都觉得不像真的柳永墓地”。有网友吃惊:“不知道柳永墓就在北固山,怎么没有指示牌呢?
镇江市烈士陵园建于1966年9月,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北固山前峰,占地近百亩。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江苏省省会和国民党军法会审处所在地。北固山下作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共产党人的刑场,洒满了数百名革命志士的鲜血,故素有江苏的“小雨花台”之称。
记者近日从江苏省镇江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镇江润州官塘桥街道的环山路六朝墓葬中发现了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舅舅赵宣之的墓葬。专家表示,这一发现为研究六朝时期墓葬制度演变、丧葬理念、民族迁徙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这是宋代婉约派诗词代表人物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中脍炙人口的诗词。在镇江北固山景区的一处土坡上,有块“宋柳永之墓”的石碑,因其过于简单,近年来,时常有网民、游客将目光聚焦在此,纳闷“碑究竟是何人所立?”
苏颂,字子容,福建泉州同安(今属厦门)人,为宋代药学家和天文学家。生于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卒于宋徽宗靖国元年(1101),终年81岁。其父苏绅北宋天禧三年进士,入翰林为知制诰。苏颂本可以凭父荫从政,但他很有志气,要凭自己本事考中进士。
1926年5月30日,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正在举行一场特殊的葬礼。北固山是一座名山,三国时“刘备招亲”在此,北固山前峰的铁瓮城是当年孙权下令建造的都城,康熙帝曾形容此地“半面烟岚雄北固,一方形势控东吴”。
江水澎湃,奔腾向东;江声浩荡,滋养文明。 奔腾的长江,出青藏高原,穿高山峡谷,过峻岭险滩,经江南水乡,最后从上海而入海,海纳百川,成其宏阔。澎湃新闻推出的《文化中国行|文脉长江》,从上海出发,溯江而上,行走长江沿岸,巡礼长江文脉。本文为访镇江米芾遗迹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