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蒋升 通讯员 钱佳悦近期,潮新闻·钱江晚报健康小站,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产保健医生袁黎接诊了一对正在备孕的夫妇。男方小张(化名)的爸爸是血友病患者,虽说小张本人及其妹妹都是非患者,仍非常担心会不会生出血友病宝宝,这才前来咨询。
今天(17日)是第36个“世界血友病日”,主题是“认识出血性疾病,积极预防和治疗”,目的是唤起大众对于血友病的正确认知。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它包括血友病甲、血友病乙两种类型。
世界血友病日4月17日是世界血友病日。大家也许听过“玻璃人”,一般情况下,这个称呼指的是血友病患者。血友病(hemophilia)一词源自希腊语,hemo-和-philia分别是“血”和“爱、倾向”的意思,表示“爱出血”。
近日,女星林美秀患上“后天血友病”的信息引起网友关注。血友病不是遗传性疾病吗,怎么还有后天的?今天,医生就来为大家揭秘身体里上演的这部“无间道”。肿瘤及药物等因素导致免疫系统异常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异常的出血性疾病,属于隐性遗传性疾病。
血友病是因为缺少血因子所导致的一种缺血性的疾病,近些年来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血友病逐渐被大家认识和了解。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讲,关于血友病的形成原因,其实也并不是特别明确,那么血友病究竟是怎么引起的呢?
今天是第35个“世界血友病日”。血友病是一种基因缺陷导致的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因易出血,又被称为“玻璃人”。为了唤醒社会各界对血友病的关注,每年的4月17日被设立为“世界血友病日”。如何正确认识血友病?血友病“传男不传女”?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凝血功能障碍,摔跤、滑倒、轻微擦伤,甚至走路时的不小心碰撞,稍有不慎便流血不止。这些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是血友病患者的常态。因此他们也被称为“玻璃人”,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导致残疾甚至失去生命。
血友病是否遗传?血友病患者如何通过治疗提高生活水平?今天(4月17日)19:00-20:00,“上海长宁”APP将与上海市同仁医院“大虹桥·同仁荟健康直播”共同直播:世界血友病日。“大虹桥·同仁荟健康直播”由“大健康智慧公益直播厅”更名而来,是全国首家5G健康公益直播厅。
■ 海南日报记者 曾毓慧轻微擦伤,或是磕破了点皮,哪怕只是一道微小的伤口,都有可能让这一个“小众”群体血流不止,甚至致残或危及生命。之所以这么脆弱,缘于他们患有一种名叫血友病的先天性遗传疾病,会终生伴有凝血功能障碍。
我们身边有这么一小部分人,他们不能磕,不能碰,不能自由奔跑,在躺着或者坐着不动时可能会出血不止,关节出血、血尿、肌肉出血、甚至颅内出血。他们像玻璃一样磕碰易碎,只是轻微擦伤或瘀伤,可能就出血不止,严重的可能会死亡。
血友病是一组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常表现为自发性出血或轻度外伤后出血不止。根据缺乏凝血因子种类不同,可分为A、B、C三种类型,A型占80-85%,B型占15-20%,C型仅为极少数。A型和B型发病主要是因为性染色体连锁的致病基因所致,属于隐性遗传病。
2022年4月17日是第34个“世界血友病日”,活动主题是“人人享有———团结合作、政策支持、共同发展”,旨在提高全社会对血友病的关注,营造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通过政策普惠、服务优化,提升血友病的防治照护水平,促进人人享有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 题:世界血友病日:呵护“玻璃人” 让生命不再“易碎”新华社记者李恒、顾天成摔跤、滑倒、轻微擦伤,甚至走路时的不小心碰撞,都有可能让某一“小众”群体血流不止……这些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背后,是血友病患者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