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机器人现场展示多种路况行进、做早餐等技能。(和冠欣 摄)人形机器人的“顶流”——天工即将拥有更多“兄弟姐妹”。11月11日,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启动“天工开源计划”,将陆续把本体、数据集、运动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成果面向行业开源开放。
7月4日,在上海举办的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WAIC)大会上,全球首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源公版机“青龙”亮相。在现场的展示中,“青龙”能够判断桌面的物体,并可根据工作人员的语音指示,自主将桌面的面包和水果进行分类整理。
人形机器人的“顶流”——天工即将拥有更多“兄弟姐妹”。资料图片11月11日,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启动“天工开源计划”,将陆续将本体、数据集、运动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成果面向行业开源开放。全球高校、科研院所、集成商等可在此基础上再开发,加速人形机器人真正进入人类生活。
6月20日上午,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筹备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有记者提问,作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如何驱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浙江湖州市南太湖新区的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实验室内,科研人员对人形机器人进行调试。 黄洋洋摄(人民视觉)2023年12月29日,“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上市。身高1.7米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手执红锤,与公司创始人一起在港交所敲响开市锣。
中新网上海5月26日电 (尹倩芸)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浪潮的到来,正重塑着制造业。在迈向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机器人正成为“上海制造”转型升级的新引擎。近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上海,探访过程中立刻就能感受到这里机器人“含量”之高,随处可见机器人的工作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