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杭州市中院、杭州市检察院、杭州市公安局、杭州市司法局、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六家单位召开新闻通气会,就联合制定印发的《协同保障未成年人不动产权益的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切实推动《民法典》第三十五条落地生效,确保未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40批指导性案例。这是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该批指导性案例共5件,以鲜明司法态度回应了学生霸凌、虐待未成年家庭成员、违法向未成年学生售酒、婚内监护权、隔代探望等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一凡“妈妈10年没买新衣,11岁儿子网上充2万”“男孩玩游戏充值2万,父亲连扇自己耳光”……这都是今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此类未成年人网游消费问题引发舆论关注背后,主要是面临着举证难、责任归属难划定等痛点,导致争议不断、维权困难。
武昌法院2005年,王某(化名)与陈某(化名)经媒人介绍结为夫妻,并育有一女。然而,双方因性格不合导致感情破裂,于2014年诉讼离婚。法院判决女儿由王某抚养,陈某每月支付抚养费直至女儿成年。但是陈某一直未履行支付义务,王某无奈之下向江夏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离婚后,父母双方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近日,广州越秀法院在审理一起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向案件当事人发出《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与《关爱未成年人提示》,提醒和强化父母的家庭教育责任,确保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在家庭纠纷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广西春潮起实干正当时#【董月琳代表:为强化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保障鼓与呼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走近全国人大代表、柳州工学院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董月琳,她聚焦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履职建言,为百年大计出力,为百姓福祉发声。
“六一”国际儿童节临近,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40批指导性案例,涵盖学生霸凌、虐待未成年家庭成员、违法向未成年学生售酒、婚内监护权等典型问题,这也是首次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在特殊时间节点发布相应专题性案例,已成各级司法机关常态做法。
近日,卓资县人民法院成功执结了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李某与王某婚后育有一女,2023年4月夫妻双方经卓资县人民法院调解离婚,婚生女儿由母亲李某抚养,王某每月给付女儿抚养费965元。离婚后,王某只给付了女儿3个月的抚养费,剩余抚养费一直拖欠不给付。
近日,全国中小学校、幼儿园陆续迎来新学期,未成年人用品质量安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制定发布未成年人用品相关国家标准193项,较为全面地覆盖了纺织服装、玩具、家具、童车、学生用品等领域。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为切实提高全省未成年学生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和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学生犯罪,保障在校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平安校园建设,4月12日,四川省人民检察院与四川省教育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十项协作机制 加强未成年学生权益保护的意见》,围绕防范校园欺凌、
来源:人民日报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权益不容侵害。“六一”国际儿童节将至,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方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多次公布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典型案例,公益诉讼溯源治理未成年人保护相关问题……近年来,司法机关采取有力举措,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