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年已进入夏代的太平遗址,考古发现了小麦种子。2023年1月12日,陕西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11项重要考古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小庆介绍,太平遗址是斗门水库项目建设过程中新发现的古遗址。
那么这个所谓的“中晚期”究竟指什么时候,夏朝的早期都邑又在哪里呢?根据考古学对同一族群文化遗存溯源的研究显示: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是在河南龙山文化基础上,综合了豫东造律台文化、山东岳石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以及部分良渚文化因素而形成的。
太平遗址位于西安西南,属于客省庄二期文化,年代大约在夏代早中期,也就是距今4150到3700年前。它是一个大型聚落遗址,发现了环壕、玉器作坊、高等级文物,但没有提到宫室建筑或祭祀建筑。可能是因为发掘时间还不长,或者这些结构尚未被发现。
在晋陕高原近邻处的黄河西岸,沉寂了4000多年的石头城——石峁,被考古学家探查的脚步声惊醒了。声声探铲叩响了这处史前文化遗产的处女地,一个距今4300年北方早期国家的都城遗址,如今轰动了世界。这座硕大无比的史前古城正在改写中国上古史及中华文明的起源。
近日,考古工作者在石峁遗址的核心区域皇城台的大台基护墙上新发现了一件大型人面石雕。据考古人员介绍,目前这件石雕已发掘出两个相邻的人面浮雕,两个人面保存状况较好,神态庄严肃穆,均戴有耳珰,呈现双目略突出、阔嘴龇牙的表情,其中西侧人面长约80厘米、高约50厘米,头戴冠饰,是石峁石雕中尺寸最大的单体图像。
石峁遗址 (摄影:王鲁平)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鲁平):7月13日,“从文物里读懂中国”全国媒体寻根溯源陕西行记者团走进陕西榆林石峁遗址。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黄河一级支流禿尾河及其支流洞川沟交汇的台塬梁峁之上。
西安不愧处处是文物,在一个小村庄里竟然隐藏着陕西规模最大的一处遗址,你知道那里吗?前几天,路过灞桥,偶然发现这里有一处千年遗址老牛坡遗址,是西部地区最大的商文化根据地,也是陕西规模最大的商代遗址,还是目前发现的分布最西的夏代文化遗存。
即日起,西部网陕西头条开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专栏,展现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不负厚望,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自觉投身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火热实践的新风貌和新贡献。
要知道,夏商周断代工程得出的夏朝始建于公元前2070年左右的结论,是在偃师商城建设于公元前1600年的基础上,参考《竹书纪年》记载的“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而得出的,并不是基于考古发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围绕文化传承发展这一主题,持续策划开展系列宣讲。本场讲坛来到陕西省榆林市图书馆,讲述石峁遗址的发现过程与重要意义,感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游客参观秦岭博物馆。在秦岭腹地商洛,一座以“山水玉璋”为设计理念的文化新地标——秦岭博物馆于1月24日试运营。这是国内第一座全面展示秦岭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重点展示秦岭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和保护成效,是解读秦岭生态与人文的“立体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