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曾几何时,共享充电宝以其便捷性和即时性,迅速成为解决人们“电量焦虑”的神器,风靡市场。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共享充电宝却成了许多人“避雷”的吐槽重灾区,让人不禁质疑:共享充电宝正与“共享”理念渐行渐远。
近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开展了共享充电宝消费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共享充电宝样本存在租借容易归还难客服联系不顺畅信息标注不到位等问题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体验调查等方法,其中问卷调查收回3000份有效调查问卷样本,体验调查了美团、怪兽、小电
来源:中新经纬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其中指出,由于商家信息显示不准、状态更新不及时等原因,消费者使用共享充电宝等共享产品后难以找到正确的归还地点,被迫延长计费时间。
□郭元鹏天津市的李先生最近出门旅游时因为手机没电,于是扫码租用了某景区内的“×借”共享充电宝。过了1小时15分钟,李先生归还充电宝时发现,自己竟被扣了20元。超1秒按半小时收费,捆绑销售暗藏陷阱,频繁弹窗诱导消费。如今一些共享充电宝的做派已经引发了众怒。
近日,来自天津的消费者杨先生向澎湃新闻反映称,“五一”假期期间他在安徽滁州凤阳客运西站租借了一款名为“八借充电”的充电宝,在使用1小时22分钟后,发现被收取23.94元。咨询客服后了解到,该充电宝收费标准为3.
#长白时评#不久前,京津冀三地消费者协会组织发布了共享充电宝消费调查结果,有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共享充电宝收费不合理。调查结果还显示,共享充电宝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充电宝容量不足、设备老旧故障多和充电速度慢等问题,归还过程中存在归还网点少、机柜无空位、归还地点不详细等情况。
随着科技的发展,共享经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这些便捷的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不稳定性和用户权益保护等问题也随之显现。共享充电宝也没电?
近日,北京市民赵女士看到某品牌共享充电宝的租借价格标注为2元,未曾想这竟是2元/30分钟的价格。令人不安的是,在扣款协议中,她发现了“您确认并不可撤销地授权某科技公司发出扣款指令……”等字眼,这让人对共享充电宝的便民性和安全性产生质疑。
共享充电宝企业所提供的格式条款因为没有与消费者协商,所以在制定实施时,尤其要注意保护好消费者的权益。图/IC photo超1秒按30分钟收费,共享充电宝这次又受到了舆论关注。近日,据《法治日报》报道,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李女士在使用“×电”共享充电宝时,遇到了一次计费问题。
近日,天津市的李先生因手机没电,于是扫码租用某景区内“×借”共享充电宝。过了1小时15分钟,李先生归还充电宝时发现自己竟被扣20元。其表示,“以前共享充电宝1小时收费两三元,这次没想到涨价这么多,1小时收10元。而且不满1小时按1小时计算。
超1秒按半小时收费 捆绑销售暗藏陷阱 频繁弹窗诱导消费共享充电宝何以惹众怒天津市的李先生最近出门旅游时因为手机没电,于是扫码租用了某景区内的“×借”共享充电宝。过了1小时15分钟,李先生归还充电宝时发现,自己竟被扣了20元。
编辑:公子欣近年来在地铁、酒店乃至家中偷拍事件时有发生3000多件销往各地在警方查获的器材中有看起来很常见的但打开后却发现了摄像头和录音设备一时间冲上热搜民警介绍,这种充电宝从外观看很普通,有充电宝的标识,并标注着电压和容量,但是打开后却大有玄机:上端有一个单向透光的玻璃,把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