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位于非洲岛国毛里求斯的蔗糖博物馆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以蔗糖为主题的博物馆,可以说蔗糖伴随着这个国家的近代史发展。一起去看一看。总台记者 赵倩:毛里求斯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除了有舒适的气候、美丽的沙滩和大片的珊瑚礁以外,蔗糖也是这个国家的名片。
毛里求斯政府实施经济多元化政策,金融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时至今日,制糖业仍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2021年1月1日,作为中国和非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毛里求斯自贸协定正式生效。
梅州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有500多万人,遍布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华侨中,涌现出朱梅麟、张弼士、张榕轩和张耀轩兄弟、姚德胜等杰出乡贤,他们在异国他乡传承客家人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精神,创业打拼,在各行各业站稳脚跟,有些还成为杰出侨领。
新华社上海11月6日电(记者于帅帅 闫洁 凌馨)咖啡香溢、蜂蜜香甜、玫瑰鲜艳……一批色香味俱全的非洲特色农产品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打开“机遇之门”。寻味“进博会上的非洲”之旅,既是感受中国对外开放诚意之旅,也是体会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之旅。
人民日报记者 戴楷然 郑翔“去年夏天,在朋友推荐下,我通过Jumia电商平台,买入了一台物美价廉的冰箱。从下单到收货仅用不到3天时间,实在是太方便了!”塞内加尔小伙苏拉感叹道,非洲跨境电商服务平台的兴起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近年来,一项项中国农科技术在非洲大陆生根发芽,一项项中非农业贸易便利化措施陆续落地,丰富非洲人民的“粮袋子”和“钱袋子”,切实推动了非洲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近日,新华社记者在非洲多地采访,切身体验中非农业合作蓬勃开展。
新华社上海11月6日电 进博观察:寻味“进博会上的非洲” 感受开放中国气象新华社记者于帅帅 闫洁 凌馨咖啡香溢、蜂蜜香甜、玫瑰鲜艳……一批色香味俱全的非洲特色农产品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打开“机遇之门”。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参考消息》近日刊发文章《进博会持续赋能中非经贸合作》。文章内容如下:今年是中非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9月,北京,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集聚非洲五十余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官员,回顾中非关系发展历程,宣布中非关系新定位: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特稿:中非合作丰富非洲人民的“粮袋子”和“钱袋子”新华社记者近年来,一项项中国农科技术在非洲大陆生根发芽,一项项中非农业贸易便利化措施陆续落地,丰富非洲人民的“粮袋子”和“钱袋子”,切实推动了非洲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