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方言,山东话确实好像谁都能说上几句,外省小伙伴总是觉得山东话好学又普遍…中原官话区的山东人不愁前路无知己,因为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河北、山西、陕甘宁,乃至青海、新疆都分布着1.86亿中原官话同好。
1、理发叫:推头;2、院子叫:当院里;3、玉米面干粮叫:窝窝头;4、玉米杆叫:棒子秸;5、厨房叫:灶 伙;6、水桶叫:梢;7、花大姐:臭大几8、卧室叫:里屋;9、舅母叫:妗子;10、伯父叫:大爷;11、伯母叫:大娘;12、做饭叫:揍 饭;13、昨天晚
1. 蓝蓝的天上飞着一只布噶,受尽了卡达,到处洒嘛,心斯心斯木油意思,飞到海边检到一只噶拉,放到嘴里木拉了木拉。厚咸2. 咸菜请香肠讲话“虾米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翻译现在请乡长讲话“乡民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3.
不是放下行李,也不是大睡三天三夜,而是先切换语言系统。“普通话羞耻症”的病症发作具体场景大概是这样:平时“city”惯了,普通话走遍天下,甚至偶尔还蹦出点高级的洋文,结果乍一回家忘记改回土话,嘴里溜出一串流利的普通话,这可就算是完了。
山东方言众多,各具特点,其中有一处地方的方言被人戏称为“山东最难懂”的方言,有着山东省内非常独特的口音,其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发音和语调上,更深入体现在口头禅的使用上,口头禅让不懂方言的外地人听着像骂人一样,对于外地人来说真的非常难以理解,就连本省的人,几乎都听不懂,你猜到是哪个地区的方言了吗?
#新作者扶植计划 第二期# 最近人们对山东的议论总是不少,90年代经济总量长期位居国内第二,可后来被江苏反超,二者差距越来越大,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凭空少了三席,乳山、高密、蓬莱消失在百强县名单,每年数十万人才外流,成人才流出第一大省,好像每一个都是吐槽的焦点。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吃嘛嘛香,身体倍棒!”这是天津“卫嘴子”的新年吉祥话;“食得饮得,盆满钵满!”这是岭南“老广人”的春节贺岁辞;“吃香喝辣,巴适得板!”这是四川“嬢嬢们”的浓浓祝福语。同一句吃好喝好,南腔北调的方言滋味各异,拉满了新春“年味值”。
洋东西,是当年落后的旧中国对外国进来产品的称呼,如称火柴为洋火,煤油为洋油,水泥为洋灰,圆钉为洋钉,自行车为洋车子等等,这些称呼应该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听不懂这样的称呼,但是在农村上了年纪的老人还保留着这些称呼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