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张莉最近,年轻人又流行起一种新的“社交身份证”,他们在表述时加上自己的性格名片,即“i人”“e人”,成为一种娱乐化倾向的表达。i人和e人到底是什么梗?其实,它们对应了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指标)人格测试中的两大类型,i人指性格内敛,e人指性格外向。
“原来我是i人”“我发现自己对‘设计’特别感兴趣”“未来我想做律师,这次我不仅了解了这个职业是什么样子,更了解了做这个职业需要什么能力”……12月2日,济南西城实验中学第二届生涯规划节举办,学校将本次活动以“生涯大集”的形式呈现,跟随“生涯游学地图”,学生们探索自我、认知自我。
记者 戚云雷4月11日,第18届三月三千佛山相亲大会在济南千佛山风景区东门内广场开幕,无数单身男女来到相亲会现场,找寻自己的有缘人。在相亲会现场,写有详细信息的嘉宾信息牌成为了“红线”,牵起了前来寻缘的单身嘉宾。
近年来,这种夹杂英文字母、看似“加密文字”的对话,已经逐渐成为年轻人社交圈中最时兴的“交友暗号”和“热点话题”。“i”人和“e”人作为网络用语,是MBTI人格测试中的两个大类型。i是introverted(内向的)的缩写,e是extroverted(外向的)的缩写。
这些“网络热词”都是什么梗之“i人”与“e人”该梗来自爆火的MBTI人格测试,测试者通过完成题目来看出自己是哪种类型的人,该测试大概有16种不同性格类型,但主要分为两类——测试结果中为“i”代表内向的社恐人格,“e”则代表外向的社牛人格,于是大家纷纷用“i人”和“e人”来代表自己
10月16日,“海底捞等位区竟然分i人e人”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有网友发帖称,北京的部分海底捞在候餐的等位区划分了“i人”(内倾性人格)和“e人”(外倾性人格)专区,不仅有指示牌提醒顾客“对号入座”,甚至还会发放“i人”与“e人”的标饰。
一个i人警察是怎么变成e人的——微视角看包头改革系列报道在派出所待了一年,李杰最大的变化,是从原来的“i人”变成了现在的“e人”。“i人”“e人”,是网络流行语,源自MBTI人格测试。“i”为内倾型,指更偏向于享受独处,从个体内部世界的抽象概念和想法获得能量的人。
#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多彩旅行·畅游河北#你是E人?还是I人?时下流行的“E”和“I”是MBTI人格测试里的一种性格分类这标签之潮让最爱“撕掉标签”的年轻人也愿在这风土人情中“标记自我”关于河北的旅行E人与I人各有独特的探索之道️河北,我们来了!
“你是i人还是e人?”近两年,这句话是开启社交的高频词,当MBTI性格测试持续风靡,不少人通过这样的问题来增进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此刻正在阅读这篇夜读的你,是常常与朋友相谈甚欢的“e人”,还是更享受独处时光的“i人”呢?
“你是I人还是E人?”……不知不觉中,Mbti人格测试结果,成为年轻人打招呼的一种新方式。在社交场合中,Mbti人格测试不仅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似乎还是迅速了解一个人的捷径。那么Mbti究竟有科学依据吗?心理测试究竟可不可信?
近几年,关于是i人还是e人这个热门话题一直火热朝天。尤其是在年轻人的圈子中,迅速掀起了一股热潮。该问卷号称是国际最为流行的职业人格评估工具,作为一种对个性的判断和分析,是一个理论模型,从纷繁复杂的个性特征中,归纳提炼出4个关键要素——动力、信息收集、决策方式、生活方式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把不同个性的人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