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国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其带来的安全挑战,明确安全治理目标,综合运用包括法规政策、标准规范、技术支撑在内的多项治理措施,实施敏捷治理模式,有效提高我国人工智能安全治理能力,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健康发展。
位于水城区勺米镇的老地沟煤矿,是全省率先建成使用“视频AI智能分析系统”的煤矿企业之一,过去的两个月,该系统在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收录于专辑#探科技#提起“大模型”,人们很容易会联想到“ChatGPT”一类的AI聊天工具。人们借助这类工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十分便利。但当AI大模型遇上年产值600万吨、开采深度接近1000米的煤炭矿井,两者又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
一整列运煤车采样完成后,传统检测至少需要8小时,而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下,仅需2分钟即可获取检测结果。近日,“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技术”正式发布,并首次在煤炭生产、电力、运输、化工等全产业链成功示范应用。业内人士指出,该项新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安全性、检测指标全面等优势。
日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了2024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的获奖项目名单,海纳科技《基于AI视频的矿井安全风险感知与智能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一等奖。据大数据分析,矿山的大部分事故与人的违规操作有关,“视频反三违”成为矿山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
深圳福田区推出的70名“AI数智员工”上岗,不仅标志着政务服务迈入智能化新阶段,更引发了一场关于技术革新与人类价值的全民讨论。然而,在AI技术的应用方向上,我们更应关注那些高危岗位,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社会价值与使命担当,让AI成为守护生命的坚实后盾。
新华社太原9月8日电(记者王劲玉)漆黑的井下一根根长1.5米的钻杆向着煤层缓缓推进,在井上的调度室,大屏幕显示着钻杆收集的各项画面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探多少、怎么探,这都是人工智能设定好之后自动进行的,避免了人为干涉,杜绝少探、漏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