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李刚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eurosurger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pplication of Intraoperative Rapid Molecular Diagnosis in Precision Surgery for Glioma: Mimic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NS5 Integrated Diagnosis”的研究成果。
来源:科技日报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了黑色素瘤如何控制其死亡率之谜中缺失的“拼图”。在最新《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中,乔纳森·奥尔德博士团队描述了肿瘤如何利用基因改变促进爆炸性生长并防止自身灭亡,这一发现可能会改变肿瘤学家理解和治疗黑色素瘤的方式。
近日,匹茨堡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研究人员合作在Science杂志发表题为“TPP1 promoter mutations cooperate with TERT promoter mutations to lengthen telomeres in melanoma”的研究文章,发现编码TPP1基因的ACD启动子突变与TERT启动子突变共同发生,从而维持黑色素瘤细胞中的端粒长度,帮助癌细胞实现永生。
甲状腺结节在病理上有良恶之分,良性和恶性结节又可细分为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甲状腺结节,其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是不尽相同的。那么每一种有什么特点,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如何呢?若愚医生给大家总结出了常见的甲状腺结节的危险程度:No.1—甲状腺未分化癌甲状腺癌中的“扛把子”,毫无疑问的N0.
中国BRAF+恶性黑色素瘤优化诊疗临床实践与交流项目在国际卫生日——4月7日迎来第四期。国内黑色素瘤领域权威专家云端齐聚,就黏膜黑色素瘤的基因组学及转化研究、临床治疗进展,以及BRAF突变眼结膜黑色素瘤治疗策略,展开学术交流和研讨。
来源:【大河健康报】记者 安伟 实习生 张馨月河南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头颈外科作为全省甲状腺肿瘤治疗的龙头单位,也是河南省甲状腺癌规范化诊疗培训基地,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甲状腺肿瘤患者救治和专科医生规范化诊疗培训工作,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规范化诊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