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陈晴)近日,蔻驰(Coach)母公司泰佩思琦集团(Tapestry)发布截至6月29日的2024财年第四财季业绩报告。报告显示,第四财季,该集团净销售额为15.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6.2亿美元;营业利润为2.35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14.8%;净利润为1.
消费者和品牌的感知开始“错位”。比如优衣库,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这家公司的产品在不断涨价,但品质却没有提升。而另一端的品牌方则认为,中国消费者在寻找比自己更便宜的产品作为“平替”。优衣库大中华区CEO潘宁在最近的简报中,首次承认“平替”消费潮对公司的冲击明显。
今年以来,黄金饰品销售火热。一种名为“次抛黄金”的新消费选择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成为社交媒体和理财论坛上的热门话题。次抛黄金指的是金包银、镀金等,表面看上去跟黄金几乎没有区别,但价格却不到黄金的十分之一。这对于不想花大钱,又想撑场面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很好的平替产品。
连日来,金价不断攀升,多家黄金品牌零售金饰价格已突破800元/克,水贝市场金价也达到了635元/克,使黄金价格再创新高。金价的持续走高让不少消费者对购买金饰呈观望态度,也让“金包银首饰”作为平替小火了一把。黄金首饰销量下滑一路飙升的金价抑制了部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最近,朋友和我聊起美妆,她不断给我推荐一些价格五六十的“平替”品,我记得她原来都是追求大品牌,一只眼线笔三四百元也不心疼,现在开口都是这些“平替”品如何好用,性价比如何高于原来购买的大牌。上周,在《消费日报》发布的2021年五大消费热词中,“平替”就是其中之一。
封面新闻 “金包银太香了”“买了金包银就后悔了,后悔买晚了”“喜欢性价比的姐妹放心入”……近段时间以来,在多个社交平台上,“金包银”的话题火热,不少用户分享自己购买金包银首饰的心得和攻略。“金包银”火热的背后,是连日来不断攀升的金价。
金价不断走高,“购金热”也出现了新变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不少消费者表示喜欢上了有“黄金平替”之称的金包银饰品,实体店也多处“开花”。金包银的确存在市场需求,但火爆的背后也衍生出一些乱象和骗局。金包银与一般的镀金饰品有何不同?
“金包银”饰品近年走俏市场,足金包足银的工艺以所谓“高性价比”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然而,记者连日走访深圳罗湖水贝发现,在黄金价格持续走高背景下,外观近似纯金、价格仅为足金十分之一的“金包银”饰品在热销的同时,也衍生出定价不一、克重虚标等问题,成为消费的潜在风险。
商家希望出奇制胜,消费者需要质价比和情绪价值,双向奔赴就碰撞成为新的消费趋势……近日,1688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要做好生意,三大赛道值得关注:创意平替、微do一下、为爱发电。业内专家点评认为,消费趋势背后其实是情绪的红利。
“只要金价的1/10”“挑战1克金打造40克金手镯”……近期,网络上火了一类珠宝饰品,俗称“金包银”,号称是年轻消费群体的黄金“平替”,是珠宝行业的新未来。网上出现了许多“金包银”首饰直播间,全国各地也陆续出现了“金包银”专卖店。
今年以来,国际现货金价不断创下新高,瑞银分析师预计,金价年底将达到2800美元/盎司,明年年底还有望冲击3000美元/盎司。长期黄金需求方面,近期,世界黄金协会发布了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报告,结果显示,无论是从数量还是金额的角度,三季度黄金需求同比均显著上升。
翻遍几张银行卡,也没凑出多少,反倒发现信用卡还款日快到了。把几个支付平台的消费记录翻个遍,给自己列了份账单:昨天花了两千块买个“轻奢”包包,上周抢了双被炒到一千五的鞋,月初还被健身房私教劝着续了十节课,一个月工资又轻飘飘地没了…
不知道互联网打工人伙伴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大牌越来越不是我们一届社畜能消费得起了。所以咱们今天就来盘一盘,这些几千块到几十万的大牌单品,都有哪些只需要一个零头就可以拿下的平替,囊括了手表,衣服,鞋子,包包,从头到脚所有品类,毕竟在这个经济下行的年代,性价比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