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转基因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863“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学研究,我国研究的转基因植物达数十种,其中5种获得商业化生产许可,包括抗虫棉花、改变花色的矮牵牛、抗病毒番茄、耐储存番茄和抗病毒甜椒等。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转基因技术已经成为了农业科学领域的一大热门话题。然而,随着转基因种子的广泛应用,关于其安全性和伦理性的争议也日益激烈。近日,有消息称,连最高法院都支持转基因种子的使用,这一消息无疑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许多人对此表示不可思议,认为这是一种荒唐的现象。
近日,央视广告中心叫停“非转基因更安全”的广告词引发社会热议。转基因食品安全吗?一些支持者以试吃的方式现身说法,希望说服民众,但总被反对者质疑:现在吃了没事,能不能保证子孙后代也没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吴孔明坦言“这样的问题很难回答”。
保障粮食安全,打赢种业“翻身仗”,离不开转基因技术。2010年以来,转基因在争议中前行。在粮食安全这个大命题下,近两年国内转基因商业化进程明显提速,随着配套法规的逐步落地,业内普遍预计,转基因品种有望在2023年前后上市销售。
目前,转基因话题是个热点和敏感问题,这是因为,目前,在我们国家出现截然不同的两派,一派是极力推广的,一派是坚决反对的,这两边除一般老百姓以外,也都有所谓的专家。当然,还有一大部分人因为是不了解、不熟悉,即持不支持也不反对态度。
尽管有如此严格的审批程序,转基因技术仍然受到了广泛争议和质疑。让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转基因技术在安全性方面的担忧。一些人认为,通过转基因技术改造的食品可能会导致潜在的健康风险。他们担心转基因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未知基因和蛋白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