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长江生态健康的重要标志。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江豚数量一度急剧减少,面临灭绝危机。但随着长江大保护战略的实施,长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江豚种群数量也在稳步恢复。
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杨力 杨涛 苟春 摄影报道一江碧水,草木葱茏,风起浪高,江豚跃舞。秋日里的江苏南京崇启大桥等地,仍有江豚迎着晨辉露头戏水,它们肥嘟嘟但又矫健的深灰色身影,被不少市民摁下快门记录下来。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南京12月10日电(记者杨绍功)2024长江生态公益保护国际志愿服务活动近日在南京市鼓楼区启动。活动以“长江生态公益保护国际志愿服务”为主题,旨在凝聚更多国际志愿服务力量参与长江生态保护,实现地球命运共同体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为积极响应国家生态保护号召,近日,南京市鼓楼区江东街道垃分办与河长办联合主办了一场以“守护长江美 垃分志愿行”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守护长江母亲河及生态水环境。活动当天,初春的暖阳洒在长江之畔,微风轻拂,为这次环保行动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活力。
近日,南京六合龙袍长江省级湿地公园内首套无人机自动巡护系统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为春季候鸟的北归之旅保驾护航。这一突破性成果的成功落地,离不开由南京林业大学祝遵凌教授领衔的南京林业大学数字化创新设计研究中心的技术支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长江流域跨区域综合治理,筑牢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屏障,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检察院联合长江航运公安局南京分局、镇江分局等7家单位共同举办“跨域共治 同护长江”主题活动,组建长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跨区域联盟。
2024年5月7日,江苏省南京市幕燕滨江风貌区水清岸绿,风景如画。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加强保护长江水域的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生态岸线恢复,持续改善长江南京段生物多样性,不断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绘制出一幅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的生态画卷。
交汇点讯 9月4日,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发布2023—2024年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动态调查情况,结果显示,在保护区内江豚种群稳定且呈增长趋势。过去一年,调查队共观测到江豚336头次,评估种群数量约65头,数量较2022年本底资源调查结果的62头增长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