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了央国企就肯定有编制吗?第一种,正式员工,也就是直接和央国企签订劳动合同的合同制员工,也叫做企业编制,但是企业编制和体制内的行政编制、事业编制是不一样的,一般通过校招进入央国企的,那都是企业编制的正式员工,也称为在册员工,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稳定的,如果你不犯重大错误的情况下,是不会被轻易裁员的。
所以,央国企校园招聘过来的学生和社会招聘过来,并且签了长期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同学,解聘你比招聘你更麻烦,在国家电网内部这类员工叫ERP岗,也叫全民岗,这类岗享有国网所有的晋升通道,哪怕最偏远的,最低端的员工,干的好了,就可以提拔,可以调动,可以调到省公司,也可以来总部工作,级别到了副处级,你就可以在事业单位,公务员,央企里边跨地区上班了。
总的来说,国企员工分为这几类:第一类跟国企(总部)签订劳动合同,第二类跟二级单位签订合同,第三类是用人部门的劳动合同,第四类是劳务派遣合同。除劳务派遣外都可以说是正式员工。其中:第一类就是所谓的国企编制,基本都是校招,走总部统一的招聘流程,但是现在很少再有和总部签合同的了。
所有通过校招过应届生找工作进入央企国企的,不管你是进的电网、烟草、铁路、电力、石油、军工,只要你是直签劳动合同,你都是正式在编员工,你既不是劳务派遣,你也不是劳务外包,一定要注意啊,只要你是通过这种公开报考,尤其是应届毕业生考上的,都是正式在编员工啊。
第一种,就是传统中大家说的有编制的,那么编制这个概念呢,实际上是一个计划经济时代历史的产物,跟这些单位上班,你不光有正式劳动合同,你不光是正式员工,你还有编制,就意味着这个单位不能独自的决定你这个人的去留,需要报人事局审批,也就是过去人们说的铁饭碗。
我们平时经常说的企业,一般是指大众的公司,由自然人或法人设立成立的公司。也常会听到央企和国企这样的词,很多人可能以为央企和国企是一样的,其实两者是不一样的,那么央企和国企的区别是什么、央企职工属于什么编制?
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体制内。根据百度百科对“体制内人群”的定义来看:“泛指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编制内员工或依靠国有资产获得收益的群体。体制内的优势,更多表现出的是工作的稳定性、福利的优厚性、社会的主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