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松鼠啃剩下的一块残核,一个核桃的三分之一大小,果肉已被吃光,内壁留下了它们一道道清晰可见的牙痕,就像岩石的纹理,显得特别自然。经过构思后决定创作一件荷塘题材的作品,作品在雕刻过程中刻意保留了很多有牙痕的地方,算是在它们雕刻后的基础上,共同完成的一件残核作品。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拍热扎提·阿不都“这是用核桃木手工制作的,有碗、锅铲、砧板、调料盒等100多种手工艺品,欢迎大家下单。”11月25日,位于和田县巴格其镇故城村的和田县核桃木工艺品雕刻农民专业合作社内,直播正酣。
【童年·采莲蓬】材質:核桃雕刻方式:鏤空、组合场景創作時間:2015年碧水青山红木舟,云淡风轻雨初休。更有两儿采莲忙,笑语纳尽一江秋。----(三生石)作品以核桃组合场景的形式刻画了一幅田园风景,孤山,秋水,满塘荷花飘香。荷塘边两个孩童忙着采摘莲蓬。
核桃木工艺品雕刻的手工制作技艺,堪称传统手工艺中的瑰宝,在和田县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其原料精选自质地坚韧的核桃木,整个制作过程严格遵循传统工艺,匠心独运。在这里,不仅汇聚了众多技艺精湛的匠人,更见证了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的传承。
雕刻师刘平(左)与创作伙伴田涛摄影 田涛核桃,在文玩爱好者口中又被称为“文玩核桃”。如今的天津,无论是在文玩收藏品的店铺中,还是在文玩集市的地摊上,都能看到很多挑选文玩核桃的身影。其实,好的文玩核桃不仅可以用来把玩,还可以作为雕刻材料来使用。
中新网新疆新闻12月30日电(刘源)四年前,依尔夏提·依不拉音夫妻二人初到和田县巴格其镇故城村时,核桃木制作工艺几乎无人问津。“2020年我第一次来这里,看到很多手艺人从事不相关的工作感到很揪心,一定要让核桃木制作工艺重新焕发光彩”。
近日,#山西核桃仁竟然是道菜#登上热搜。这让山西人又“破防”了:“这个不是大家都这么吃吗?”“本以为是全国普及,没想到却是山西独有。”在大多数外省人的印象中,核桃是被敲开直接吃,或是做成核桃露、核桃奶这样的饮品。但在山西,核桃仁却摇身一变,成为了一道道令人垂涎的菜品。
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22日电(陶拴科)初冬时节,记者走进新疆于田县加依乡阿亚格萨亚提拉村买吐送·斯拉木的家中,屋内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木雕作品映入眼帘,数十把不同的刻刀摆放于桌案上。买吐送正坐在工作台前精心雕刻,不一会,一个木雕茶壶便初具雏形。
中新网新疆新闻5月31日电(陈中正)新疆和田县巴格其镇盛产核桃。每当走进这里,总被一道道忙碌的身影和精美的核桃木制品吸引,核桃木经过切、琢、磨等工序,被送到凉房存放一年,再进行精加工、上油、晾干……最后,一件精美的核桃木碗、木盆、木罐和特色木雕就制作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