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被逐出长安后,登金陵凤凰台时创作的一首怀古抒情诗,时间在天宝六载与八载之间。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发思古之幽情,写江山之壮观,咏政治之愤懑。
潮新闻客户端 许伟平唐天宝年间,李白因遭权奸谗言排挤离开长安而南游金陵。在悠游金陵的日子里,李白写下了无数诗篇,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其大意就是,据传,此地的凤凰台上曾有凤凰到此一游,我也正是为这个美丽的传说所吸引,才登上金陵的这处凤凰台,可是如今,哪里还有什么凤凰,只剩下这空荡寂寥的凤凰台还留在此处,而只有那附近的长江,或许曾见证过那个历史的一幕,只不过,自那以后到如今,也只是默默地空自奔流,再也没有见到过凤凰的到来,也只能独自一个在那里哀叹。
周末,逛咸阳老街北平街,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个古迹--凤凰台。据说这是关中四台之首,神话传说中秦穆王之女“萧史乘龙”故事的发生地。《列仙传拾遗》记载:“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笙,公以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局十数年,凤凰来止。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
在南京有这么一座桥叫凤台桥,前面还有一条路叫凤台路。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这个地方原来有一个凤凰台,如果你不知道凤凰台,但是你肯定听过大诗仙李白写的那首诗,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现代快报讯 南京中华路以西,升州路以南,城墙包裹的这片土地,便是老门西。这里,曲街斜巷,老民居密密匝匝。这里有李白的凤凰台、杜牧的杏花村,有两院院士吴良镛故居,有“金陵狮子林”愚园,有枕水而居的河房……今年年初,南京老门西文化守望者协会发起“推荐、评选老门西文化地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