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骏/文 说起“有偏”这词,在今年三月份与母亲谈到老九江话时,母亲说外婆那个年代,如遇到正在吃饭时,有客人来,会对其说“不好意思,有偏您了!”,不过现在在九江话中,说起“有偏”这个词,很多年轻人都比较陌生,该词除了少许老年人及少数偏远乡村还保留着,其正渐渐消远了。
杨修骏/文 在九江方言中,形容一个东西是整体的,常常用“kún”,如:“裤裆缝合的为kún裆裤”;“那孩子差点把大枣kún地吞下去了”;“那坡太陡,一心慌,害得我连人带车kún地往下滚!”。 那么这个“kún”字怎么写呢?经过仔细考究,我认为是“浑”字。
杨修骏/文某天逛超市时,在蔬菜区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有一道菜是用九江话命名的,很是有特色。该道菜就是“篙粑”,小时候我经常与“家婆”一词混淆不清,后来才弄清其庐山真面目叫“茭白”。茭白,又名高瓜、菰笋、菰手、茭笋,高笋。是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杨修骏/文 方言是地方民俗、习惯、文化和传统的积淀,是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和优质载体,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等人为中国梦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大力倡导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下,江西电视台四套《江西方言大会》也顺势开播,为区域文化的生存和延续提供空间。
1、以前十里大楼处私人中巴车,售票员总是喊“上该~上该”,请问“上该”是什么意思?( )A、那儿 B、街上集市 C、马路上 D、听不懂2、烟水亭那地段深受老人家集聚,经常可以看到一群老人围坐在说书人身边,津津有味地听其款隋唐演义、杨家将等故事。请问“款”是什么意思?
文/杨修骏大家都知道古诗有韵律讲究的,拿四句一首绝句来说,一般第一、二、四句的末字韵律要一样,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其中“晓”、“鸟”、“少”是押“ɑo”韵。但在我们所学的古诗中,有好多古诗并没按照这格式押韵,是怎么回事呢?
杨修骏 王氏宗谱 你知道九江话里的“血直瀌(biāo)”“泥巴凼(dàng)”“冇(mǎo)时间”怎么写吗?最近,九江县人杨修骏将九江方言编修成册,撰写出20多万字的《九江方言辞典》。让人意外的是,耗时多年潜心研究方言的人竟是位80后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