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支付大行其道,很多银行卡却长期得不到有效利用,甚至变成了“睡眠卡”。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睡眠卡”的日益增多,不仅给持卡人带来烦恼,有可能对其未来申请其它金融服务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征信记录,而且这些废弃的卡片还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犯罪分子所利用,产生较大社会危害。
原标题:银行卡6个月无交易会变睡眠卡银行人士提醒:闲置不用的“睡眠卡”,一定要及时注销或激活日前有消息称,银行卡6个月无交易变“睡眠卡”建议销户或激活,这一消息立即引发市民热议。对此,记者走访海口金融市场了解到,我市各大银行均表示,如市民手中持有的银行卡6个月无交易变“睡眠卡”。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周凌峰 济南报道“最近去银行办储蓄卡,被要求必须存款才能激活开卡。”近日,济南市民张磊向记者反映在银行开户时,被要求必须存款才能成功开卡。“前几天我去银行办理工资卡,流程越来越复杂。
现在,投诉银行的、骂银行的、甚至打银行柜员的越来越多,其中确实有银行服务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更多的是银行承担了一些社会职责,而这些社会职责则既加大了银行的工作量、影响了银行的业务效率,更重要的是加重了客户办理业务时对银行柜员的反感程度。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发布公告称,将对“沉睡账户”开展提醒提示工作。个人用户如果收到了该行的提醒通知,可根据自身需求,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或任一网点办理“沉睡账户”的查询及相关业务。什么是“沉睡账户”?“沉睡账户”有啥风险?如何唤醒“沉睡账户”?里面的余额怎么办?
上游新闻近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先后发布公告称,将对“沉睡账户”开展提醒提示,实际上,更多银行早已开始了相关工作。大家纷纷提问:银行认定“沉睡账户”有什么时限?什么渠道唤醒?未能及时唤醒的银行卡如何处置?
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人均拥有超过8个银行账户和6张银行卡,其中就有不少账户是闲置的。最近,建设银行、中信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发布公告,将对异常账户进行清理,一些长期没有交易且没有资金的“睡眠账户”,以及同一客户名下的超量账户,都将被银行注销。
您在哪些银行开过户?这些账户平时是否还在用?长期不用的账户里有没有余额?日前,多家银行发布公告称,将对“沉睡账户”开展提醒提示工作。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银行会暂停“沉睡账户”的部分业务,需要本人到网点激活。
“断卡”行动自实施近两年来,取得了重大成就,沉重打击了电信网络诈骗,还社会一片清朗。不过,在此过程中,也有一些正常的用卡客户受到影响,日前就有多位网友反映,中国银行深圳地区的借记卡微信提现失败、支付宝无法转账、账户状态显示冻结,相关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