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是我军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此战让国军主力精锐丧失,我军虽然胜利了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杜聿明想组成一个大型的机动兵团,这个机动兵团里全是精兵强将,黄百韬、邱清泉、李弥、孙元良、李延年、冯治安、刘汝明,看看这阵容,随便单拎出来一个就是一个大麻烦,何况这些人的队伍要合并为一。
碾庄战役在发动之初,华东野战军也曾出现了许多意料之外的情况需要临时处理,比如粟裕原本的计划是在江苏的兴安镇一带包围黄百韬兵团,但事实上,黄百韬兵团已经提前进行的战略转移,快速离开了兴安镇,甚至一度回到了徐州的城外,与数十万国民党大军汇合。
该兵团是嫡系中央军和粤军、川军等杂牌混编而成,司令黄百韬也是出身北洋军阀部队的杂牌将领,靠着在陆军大学深造的机会获得第3战区司令顾祝同的青睐,后来顾祝同升任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等职,黄百韬也水涨船高,从第3战区参谋长一路升至第25军军长、第7兵团司令。
作者:莫孤烟在蒋军高级将领之中,黄百韬算是无门无派之人。他出身北洋,后被蒋氏收编,抗战时期做过顾祝同的参谋长,一直没有自己的本部人马,直到解放战争时期才统领25军。但这个25军成分复杂,既包括嫡系也包括杂牌,也实在无法归为哪一派。
1948年11月8日拂晓,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站在贾汪前线指挥部的沙盘前,食指反复摩挲着碾庄圩周边的粘土模型。粟裕没有抬头,继续用红蓝铅笔在作战地图上勾画:“让四纵停止追击,立即在曹八集构筑阻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