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是全球妇女的节日。听力宝在这里恭祝大家节日快乐!女性撑起了另一半天,她们辛勤善良,但是女性是敏感的,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容易放大这种低落的情绪,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人倾诉排解情绪是最好的。但是研究表明很多中年妇女在听力下降之后害怕与人交流。
现代社会的高节奏、高压力,导致很多白领、甚至是学生都容易患上抑郁症。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并不了解抑郁症。抑郁症有什么危害呢?抑郁症的表现又是怎样呢?今天,小编都为大家一一解析。一、抑郁症自杀案例1、小虎队师姐于佳卉6月1日,台湾艺人于佳卉被发现在家烧炭自杀。
原标题:调研报告:40岁后听力会以平均每年1.5分贝速度下降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车辉10月29日,天猫健康联合北京听力协会、索诺瓦集团发布《中国老年人群听力损失与助听器应用调研》(下称“调研”)。调研对中国老年听力健康问题、诱因与干预措施、耳聋导致老年自闭现象等进行了详尽分析。
来源:健康中国生活中,有些老年人在看电视、刷短视频时,喜欢把音量调得很大;与人聊天时,他们的嗓门也越来越大,总是喜欢岔开话题;子女在与父母沟通时,常常需要重复好几遍,父母才能明白什么意思……如果老年人出现了这些情况,可能发生了听力损失。
2025年3月3日是第26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正常听力”通常是指在常规听力测试中,个体的听力阈值在正常范围内(通常为20分贝或更低),能够感知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声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的听力功能完全正常,尤其是在复杂或嘈杂的环境中。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所(IoPPN)的一项新研究成功逆转了小鼠的听力损失。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这项研究利用遗传学方法,解决了Spns2基因缺陷小鼠的耳聋问题,恢复了它们在低频和中频范围内的听力。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男性与吸烟、低体重相关,女性和肥胖、雌激素有关李 伟上了年纪,许多人听力都会下降。韩国忠北大学医院研究团队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的研究显示,与年龄相关的听力减退,在风险因素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研究数据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至少30%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因此在老年化社会背景下,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状况,增加老年性聋相关预防、诊治知识,尤为重要。本文以问答的形式,带来老年性聋的相关科普。 因年龄增长导致的双侧对称性听力下降,其性质是感觉神经性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