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洛阳桥在桥南古街灯光的点缀下,宛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轻纱,熠熠生辉。人民网 李昌乾摄守护洛阳桥的石将军(左),头戴盔帽,身穿铠甲,手执长剑,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坚守岗位守护一方平安。人民网 李昌乾摄人民网泉州4月27日电 (李昌乾)“人、桥、景合一,很有韵味。
“闽中多名桥,洛阳是状元。”洛阳桥,这座与广东潮州广济桥、河北赵州桥、北京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的跨海大桥,在千年前就是充满奇迹的“超级工程”。要知道,在泉州人建成洛阳桥这座跨海大桥之时,欧洲尚无跨海石桥。
福建洛阳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梁式大石桥,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洛阳桥横跨泉州市洛阳江入海口,始建于公元1053年,落成于1059年,其桥基、桥墩、桥面、栏杆等,全部采用石材,因此是名副其实的大石桥。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著名诗人余光中走上的这座桥,就是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古城外的洛阳桥。早在宋元时期,泉州港已发展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外贸港口,是中国对外交流最重要的窗口,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
筏形石基泉州洛阳桥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位于今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入海口处,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还有着“海内第一桥”和“中国古代桥梁状元”的称号。2021年,洛阳桥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处世界遗产。
《福建日报》2024年11月29日07版“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诗作《洛阳桥》,描绘了泉州洛阳桥的悠久历史和泉州湾的繁忙景象。
2023年7月25日,是泉州申遗成功两周年的日子,也是第二个“泉州世界遗产日”。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泉州22个遗产点之一,耗银千万两的宋代超级工程——洛阳桥,它是体现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泉州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