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绿色陕西】近日,《商洛市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市建设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市级地方标准获批发布,并于2024年8月22日正式实施。该《规范》于2022年由市林业局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历时3年,经多方多次征求意见,屡经修改完善后终于获批发布实施。
【来源:黔东南州林业局_图片列表】2月19日,雷山县召开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县规划评审会。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教授宋维明,原国家林草局驻贵阳专员办专员李天送等专家参加评审。县委常委、副县长吴江辉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秋时节,白桦林中,山谷之间,天空湛蓝澄澈,河湖清冽充盈,草木渐染青绿。近年来,牙克石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关于旅游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按照呼伦贝尔市委提出的“推动文旅产业提标提效发展特色更加彰显”要求,依托区域特色、森林文化,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以“森林康养+”的模式,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全面落实“一核、两翼、三轴、六线、多点多业”岭上林都全域全季全业旅游产业发展思路,让旅游与文化、体育、冰雪等产业相辅相成,持续打响森林康养品牌,全力推动文旅产业提标提效行稳致远。
湖北日报讯(记者汪训前、通讯员杨光明)近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第七届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大会上,湖北省森林康养经验备受关注。利川市在大会上交流全域森林康养建设经验,随州市曾都区林业局、武汉市江夏区湖泗街道办事处入选“2024年全国森林康养典型案例”,并获授牌表彰。
来源:【绿色衢州】近年来,柯城区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并依托森林资源禀赋,释放生态红利,打造“森林康养+”发展模式,成为集文化、娱乐、休闲、康养功能于一体的康养文旅集中地。一是规划引领强化林业产业支撑。
来源:【绿色贵州】为培育一批符合森林康养及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全省森林康养产业及自然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5月9日至10日,全省森林康养产业(自然教育)现场推进会暨业务培训班在石阡县举办。
湖北利川是长江三峡生态保护重要屏障、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近年来,利川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绿色生态资源禀赋,充分挖掘自然、气候、生态、人文等多方面优势,努力打造森林康养胜地,发展具有利川特色的避暑养生型产业。
来源:经济日报在苍松翠柏中的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金银山森林康养基地。 邱洪斌摄(中经视觉)暑期,正是森林康养旅游旺季。森林康养旅游不仅是一项休闲活动,也是山区、林区重要的绿色富民产业。
人民网哈尔滨10月29日电 (记者陈静)近年来,伊春市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全力打造中国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通过完善文旅深度融合体制机制,构建起全谱系多元化的旅游产业体系,森林生态康养旅游得到快速发展,先后获评“中国康养旅游城市”“特色气象旅游城市”“冰雪旅游十佳城市
11月1日,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局获悉,广西深入实施万亿林业产业三年行动(2023—2025年),全力推进广西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建设,阶段性成效明显。今年前三季度,全区重点林业产业园区产值达1600亿元。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南宁1月17日电(杨志雄 黄艳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贺州市市长彭代元17日接受中新社专访时介绍,作为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贺州市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地和康养旅游首选地。
三明市以发展全域森林康养产业为抓手,打造“中国绿都·最氧三明”品牌,被确定为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市——好生态带热健康游林深水美人长寿。三明拥有77.12%的森林覆盖率,群山环绕,古木参天,碧水长流,空气清新,森林康养产业正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中新网安徽新闻6月17日电(黄庆娟 柳昊)今年以来,黟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先后荣获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入选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韧性十足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绘就绿色美丽新画卷。
党建兴则林业兴,林业兴则生态兴。近年来,道真自治县林业局着力打造“重红道、求绿真、兴林业”党建品牌,创新工作举措,突出做好“增绿、护绿、用绿、活绿”文章,让党建“引擎”激活绿色发展动能,切实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做大金山银山的“价值”,使全县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基底更加坚实。
来源:环球网 “镇安的景色实在太美了,白天可以赏红叶,观云海,晚上能看到久违的星空,真是如诗如画般,给人带来了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在镇安塔云山景区,来自西安的游客张先生感慨道。近日,镇安塔云山、海棠山的云海,木王山、鸡上架的红叶刷遍朋友圈,来镇安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夏日炎炎,何处觅清凉?森林漫步、溯溪纳凉、海边吹风……亲近自然的森林康养产业正成为市场宠儿。近年来,温州已建成市级森林康养基地55处,雁荡山等9处基地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乌岩岭等24处基地被命名为浙江省森林康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