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杨期鑫、朱治宣 实习生林钰希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3.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亿人,占总人口的15.6%。
央广网北京2月17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形机器人如何赋能养老产业引人关注。目前,已有喂饭机器人、康养机器人、卫生护理机器人等越来越多的适老化科技产品被用于照护失能老人,成为传统亲情养老模式的补充。
南都讯据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占全体老年人的11.6%。洗脸、穿衣、如厕、洗澡……与能够自理的老年人不同,更好地照护失能老年人,成为了很多老人及其家庭的刚需。
近日,昆山品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健康护理机器人研发和销售总部,在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开业。据悉,该产品填补了国内AI智能化医疗健康护理机器人的空白,能够全天候自动完成失能人员的护理服务,在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同时,提供更加便利、贴心、专业的智能陪护,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银发经济”和“人工智能”是当前的热点,它们精准对接了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聚焦老年人在卫生健康领域急难愁盼问题。在今年的珠海两会上,政协委员杨小月带来了关于引入AI智能护理机器人陪护失能/半失能长者的提案。
早在2012年,科幻电影《机器人与弗兰克》中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料理老人日常生活的不再是子女或者护工,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为老人做饭、陪老人散步、与老人聊天。近年来,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机器人”的概念不再遥不可及。
耐鼎AI失能护理机器人。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摄“你们的产品真的能在保证失能患者舒适度的同时减轻护理负担?”“要不要体验一下?”走入中科民生耐鼎机器人(珠海)有限公司(下称“耐鼎机器人”)的产品展示厅,一排看似平平无奇的护理床暗藏玄机。
来源:参考消息网参考消息网3月4日报道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3月2日报道,日本研发了一款人工智能(AI)驱动的仿人机器人,希望在未来可承担起老年人的护理者角色,解决护理业人员严重短缺问题。这款名为AIREC的机器人能帮人坐起、穿袜子,还能煎炒鸡蛋、叠衣服和做一些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