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城市中,跟随子女“沪漂”的“老漂族”数量正不断增加。城乡差异、社交匮乏等都是“老漂族”面临的问题。曾经,华悦家园作为徐汇区虹梅街道最大的动迁安置小区,租户众多,“老漂族”遇到的问题也格外明显。针对以上情况,2022年11月,虹梅街道与多方协作,启动“漂悦一族”项目。
来源:环球时报 香港《南华早报》5月13日文章,原题:中国的“老漂”是谁?在国内外流动的老年人面临语言障碍和文化冲击过去人们认为晚年意味着定居一地、享受安逸退休生活。但在中国,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如今,很多中国老年人要么成为国内流动人口,要么成为海外移民,这种情况十分常见。
“老漂族”一般指为了照顾子女或孙辈,离开自己的长期居住地,跟随子女迁移到陌生城市的老年人。这样的老年人往往需要改变一些过去的生活习惯和理念,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融入新的环境。“老漂族”普遍会面临新环境适应的问题。
作者 杨朝清在浙江宁波金谷社区有200多名带娃阿婆,她们大多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老漂一族”,因为照顾孙辈来到这里。在我国,虽然老年人没有带孙辈的法定义务,但许多老人在以血缘、伦理为核心的传统家庭观念的驱动下,往往会选择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成为“老漂族”,帮助忙于工作的子女带娃。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郭庚新 蒋红燕人间最美四月天,春光正好,心情亦好。“肩部放松,头自然上抬,视线沿着手臂往上走……”4月5日上午,在杭州市钱塘区下沙街道早城社区,64岁的陈冀风姿绰约,在指导早霞英姿排舞队的姐妹们练习舞蹈。
前言:“我们这辈子没离开过家,现在老了,孩子们不在身边,生活就像断了线的风筝,飘到哪里算哪里!”他们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如今大多已年过六旬,大部分人已退休,他们却又从原居住地来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为子女照顾孩子、为子女赚钱买房。
所谓老漂族,指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离乡背井,来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的老年人。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随迁老人达到近1800万,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