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气温变化大,细菌病毒较为活跃,导致呼吸系统疾病高发。近期不少孩子出现反复咳嗽、流涕、发高烧,家长多以为是感冒或流感,有的却越治越重。医生提醒,误将急性鼻窦炎当作普通感冒、流感等治疗,恐延误病情,严重时会导致儿童认知能力下降。
“最开始,眼睛只是痛,一天前突然肿成一条缝,头也跟着痛。”在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炎症性鼻病科主任万玉柱的诊室里,六十多岁的李先生苦不堪言。入院后行CT与MRI检查后发现患者病情比预计的还要严重。
来源:【中国医药报】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即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它常继发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以累及上颌窦者为多见。主要症状为鼻塞、脓涕;次要症状包括头面部胀满和压迫感,以及嗅觉改变。
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 《鼻窦炎诊疗指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慢性鼻窦炎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策略》. 2022.[3] 中国耳鼻喉科学会. 《鼻窦炎的最新研究进展》. 2021.“鼻窦炎这玩意儿,真是个磨人的小妖精!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管药师 邱丽香急性感染性鼻窦炎急性感染性鼻窦炎是儿童常见的、多发性的疾病,泛指由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鼻腔和鼻窦粘膜部位的急性感染。症状表现主要症状:鼻塞、粘(脓)性鼻涕、颜面部疼痛或者头痛,严重多伴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