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22日(周三),知名作家、“上海犹太人”贝蒂·格伦本希科夫(Betty Grebenschikoff)在美国佛罗里达州(Florida)的家中去世,享年93岁。贝蒂于1929年出生在德国柏林(Berlin)。
光明日报记者 任鹏 曹继军面积从1000多平方米到4000多平方米,展品从150件到近1000件……历时近3年,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完成了改扩建工程。日前,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举行新馆开馆活动,以色列、德国、波兰、美国驻沪总领事来到活动现场,上海犹太难民史料研究中心也同时揭牌。
1月27日是联合国大会决议设立的“缅怀大屠杀遇难者国际纪念日”今天上午,原创大型铜铸雕塑《幸存者之歌》揭幕点击视频 走近现场↓在阴雨绵绵中,雕塑《幸存者之歌》揭开面纱。该雕塑由留俄著名雕塑家吕旗彰设计制作,长2.8米,宽1米,高2.
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第一次知道犹太人是在我六七岁那年。有天下午,外公与我路过虹口霍山路,他指着周边的房子对我说:这儿以前是犹太人居住的地方。我问,什么是犹太人?他说,那是一群从遥远的部落逃亡到上海的落难王子与公主们。
2月16日晚,纪录片《幸存者之歌——犹太人在上海》在东方卫视播出。纪录片跟着作家贝拉的脚步,一步步追访二战期间许多在上海避难、出生的犹太人的故事,不仅展现出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大爱,传递了上海人民的淳朴热情,更绘就了跨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性篇章。
几十年前的旧上海,静安寺东,今天的延安路陕西北路和南京西路之间,曾有一处顶级私家庄园,名唤“爱俪园”,民间称为“哈同花园”。他的主人是个犹太人,一个曾经毫无背景,两手空空的异乡穷小子,却缔造了上海滩的财富神话,成为当时中国乃至远东的第一富豪。
(记者 浦艳)6月13日,由好莱坞影业(上海)有限公司、好莱坞文化产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影·画”全球巡展在本区环上大国际影视园拉开帷幕。 此次巡展以“犹太人在上海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主题,共展出油画作品30余幅,全面展现了二战时期犹太人在上海避难的生活场景。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迫害、并欲图灭绝犹太民族。逃出欧洲的犹太人痛苦地发现,畏惧于希特勒淫威之下的整个世界均冷酷地对他们关上了大门;唯有中国上海一扇小门,尚敞开在那里。到上世纪40年代初,在上海的犹太人总数已超过3万人。
昨晚,作家贝拉《幸存者之歌——犹太人在上海》纪录片在东方卫视首播。这部《幸存者之歌》纪录片主要讲述迈克麦德沃全家二战时期在上海的往事,他是好莱坞著名制片人,担任制片人或监制的作品,包括《飞越疯人院》《沉默的羔羊》《西雅图不眠夜》《与狼共舞》等,曾八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中国日报网8月3日电 近日,《上海,曾经的家园——犹太难民与上海》主题展在美国纽约开幕。展览再现了二战期间两万多名无国籍犹太人为躲避大屠杀在上海避难,与中国人民患难相助、风雨同舟的珍贵历史。多位犹太难民后裔从美国各地赶来参加开幕式,重温历史。
据统计,从1933年到1941年,上海先后接纳近三万名犹太难民。2月16日晚22时,纪录片《幸存者之歌——犹太人在上海》将在东方卫视首播,观众将跟随贝拉重访犹太人在上海的故事,回望那段跨民族的生命画卷。